2003年2月18號,又是一年開學季。
與往常的熱鬧非凡相比,今年的北大校園似乎彌漫著一股沉悶的氣息。
當然了,這種沉悶的氛圍是從老師們身上傳出來的,確切地說,是從金融系的老師們的傷心臉孔傳出來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一切當然跟林景康有關繫了,不過,也並不完全是因為林景康的關系,老師們自己也需要負責任,而且是大部分的責任。
自從上學期被林景康坑過一次後,金萬炳教授就再也不相信前者說的話了,小狐貍太記仇了,而且專門給人挖坑,實在可恨。
從一月末到二月中旬,也就是過年的這段時間,中華國是洋溢著一片喜慶的歡笑聲,而對於全球其他國家來說,那就不是這樣的了。
首先是棒子國北邊的那個國家北朝鮮,公然正式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引發各國的討伐,尤其是棒子國叫囂的最為嚴重,並且還在米國那邊哭訴了好幾回。
老美也夠意思,給了棒子國不少軍事上的輔助,並且在政治上對朝國進行譴責。
好吧,這個震蕩還沒過去多久,由於米國對伊拉克的各種威脅演講等,引起全球的反戰聲浪,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下子可好了,全球局勢變得動蕩不堪,股市裡的大鯊魚全都樂壞了,不管是搞黃金的還是搞石油的,全都賺大發了。
如果米國聯合歐洲等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勢必引起全球恐慌,石油價格必定上漲,因此黃金價格也會一路瘋漲。
熟悉此套路的金融才子和銀行家們就在背後出力,不管是反戰遊行還是政府演講等,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如此雲波詭譎的局勢,千變萬化,金萬炳教授等老狐貍全都看傻眼了,這可是全球巨鱷在攪動風雲啊,豈是他們所能揣度的?
確實如此,即便是米國等財團,這會兒也都抓瞎,一方面想讓國會同意總統發動戰爭,另一方面卻又害怕引發更大的騷亂,有可能會導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玩脫了就沒得玩了。
因此,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不斷收集資料,不斷讓幕僚分析,反正是日夜燈火通明,頭發都掉了不知道多少。
更加搞笑的是,各大財團手底下居然有人反對戰爭,高層一番瞭解後,愕然發現,已經有人搶先下手,跟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投行已經接手林景康那二十億美金的單子。
如果發動戰爭,幾家投行勢必虧損巨大,每家銀行少說也要損失五億到十億美金不等,對這種虎口奪食的行為,高層都勃然大怒,首當其沖的是這些銀行家們。
但是,高層又沒辦法將所有人都辭退了,因為還得倚靠這些家夥為他們賺錢,於是,只好拎幾個出來當替死鬼。
最後,各大財團高層齊聚一堂,商談伊拉克戰爭一事,相比損失的那幾億美金,該國蘊藏的海量黑金更具有吸引力。
於是,第二次海灣戰爭的基調就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