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鶯鶯傳原文> 第174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4章 (1 / 3)

過了中秋節, 暑熱就徹徹底底消褪了。趙鶯鶯也趁著這個日子出門一趟, 路上打招呼的人不少,畢竟她出門實在太少了, 大家見的少了當然稀奇。再加上她為人和氣,從來不得罪人,一時之間竟比那些這邊住了一輩子的婦人還受歡迎的樣子。

略微寒暄, 路上耽擱了這一陣, 趙鶯鶯比預計的遲了一些到達彩秀坊——天氣舒適了她就想到了要把做刺繡活計的事情提上來。好容易忙完了中秋節, 天下太平,真是悠閑的時候,她麻利地就找來了彩秀坊。

彩秀坊的掌櫃年紀越發大了, 眼睛比以前昏花的多。這時候帶著玻璃眼鏡也看不清楚賬目,只能敦促手下的活計幫忙看。不過趙鶯鶯進來的時候他還是一眼認了出來, 立刻放下手上的紙筆,從櫃臺後面走了出來。

“哎呀哎呀,稀客哩!鶯姐兒——不是,崔七奶奶怎麼來這兒了?上次奶奶出門子的時候我還去喝了一杯酒,之後竟沒再見過。”掌櫃的拱拱手,十分親熱的樣子。

這些日子趙鶯鶯已經被這樣稱呼了很多次了,到沒有一開始的不習慣。只是微笑著道:“我日子過的太緊了,剛嫁人什麼都不知道,忙著家裡一腦門子官司,出門都很少了。只不過掌櫃的應該往我家裡坐坐才是,您和本哥又不是不認識。”

都是一條街上做買賣的, 低頭不見抬頭見,趙鶯鶯說是認識,絕對是不摻假的。

聽到這話掌櫃的就笑了,跟著說了幾句。其實這些話沒什麼意思,只不過是兩個人寒暄寒暄,拉關系而已。不然一上來就說買賣生意的,倒像是隻有這一層關系似的——不管關系是不是真的這麼親厚,世人還是更喜歡私下也有一層關系的,這讓人覺得生意上的關系更保險了。

等說的差不多了,不等趙鶯鶯開口,掌櫃的就十分見機道:“本來崔七奶奶新婚,不該麻煩的。只不過如今吶,人手實在是短缺的很,出色的繡娘一年比一年少,孩子們都快拿不出手了......正好有件活計為難的很,還請崔七奶奶幫幫忙。”

趙鶯鶯本就是為了這個來的,既然人家給了梯子,她也不會光拿喬。便立刻介面道:“我今日本就是為了接活計來的,哪裡用得上掌櫃的說‘幫忙’兩個字!說起來不過是掌櫃的高看而已,其實彩秀坊家大業大的,我一個外來的哪有什麼說話的份兒。”

花花轎子眾人抬,你給我面子我自然給你面子,這樣兩邊都各有體面。掌櫃的笑著回頭:“去,把昨日楊府送過來的花樣子和訂單文契來過來。”

所謂楊府,指的是揚州八大鹽商之一的楊家,這樣的人家,訂單自然不簡單。掌櫃的原來說為難,並不是假話。他們這種做上等繡品的繡莊,向來下半年是旺季。為了年下的各種年禮,多的是大戶人家下訂單。

而這種訂單很多是年初的時候就下了的,到了現在中秋節過,中秋節這個小旺季的繡品也放了出去,繡娘們手裡大都是有訂單的。底下的小繡女多,挪一挪時間肯定安排的過來。可是這種活計根本不是她們應付的來的,到時候辦砸了是活計是小,交不出繡品得罪了大主顧才是麻煩!

趙鶯鶯一邊看花樣子,一邊聽掌櫃的說。這活計是臘月的時候要的,是一幅送子觀音——楊府大小姐出嫁了三年依舊一無所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普通人家進門三年的媳婦一無所出尚且會有婆家人白眼,何況能和楊府聯姻的人家,想也知道不簡單了。

為了大小姐這個事情,楊府上下都是多有想辦法的。送補藥、送大夫,再到如今大夫藥物沒用處,轉而求起神佛來了。各路神仙拜了一遍,各處寶剎名觀還請了各種靈符,現在說是年禮送幅絲繡的送子觀音,這也不算稀奇的事情。

趙鶯鶯看了看楊家所謂的花樣子,其實並不是按照花樣子做的圖,本意應該就是一幅掛軸畫。只不過這幅畫樣子很普通,實在想不通偌大的楊府怎麼會用這個來做繡像的底本。

把自己的疑惑一問,掌櫃的才解釋:“這畫是普通,可也是楊家大小姐的幼弟畫的,原是對姐姐的一番心意。所謂心誠則靈,倒比別的好些。”

趙鶯鶯忍不住想,既然是心誠則靈,怎麼不直接拜這幅掛軸?只不過這話就不用說出來了,真要是那樣,她豈不是沒有生意了?笑眯眯贊了兩句楊府小少爺和大小姐姐弟情深,趙鶯鶯就算是接了這活計了。

按照文契上面說的,並不用那種最紛繁複雜的繡法。也就是這樣,這才來得及臘月的時候完成。須知道,上次進貢太後的繡像尺幅和這個差不多,時間比這個寬裕了很多,可是卻非常緊張。這一次時間少了這麼多,要是還一樣的來,趙鶯鶯就是神仙也做不完的。

當然,因此價錢上面也就差了很多了。掌櫃的與趙鶯鶯道:“人家出的價錢是五百兩,只不過這是連了外面的好木料畫軸的價錢,再加上店裡的抽成。行內規矩,就算是外面繡娘做,也只能讓你二百八十兩。”

這其實有些苛了,只不過這原本就是繡莊的訂單,自然抽成厲害。至於說趙鶯鶯自己做了寄賣或者是指名她的訂單,那倒是好很多。可是這種機會並不會很多——這種幾百兩上千兩銀子的繡品,即使是揚州,也不是隨地可見的。

而在這不多的份額裡,他們更多地被管事們交給了各大繡莊。繡莊有很大一部分利潤都用來賄賂這些管事了,也算是成本之一吧。至於指名,或者直接逛繡莊買現有的繡品,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可實在是太少了。

趙鶯鶯並不挑揀,算一算,三四個月賺二百八十兩,在市井中也不算少了。所以認可地點點頭,只在最後要了繡送子觀音的繡線和白絹,都是按照繡兩幅的量來的。面上是說防著損耗之類,其實趙鶯鶯的手藝,這麼簡單的活計...就算是損耗也不會那麼嚴重。

只不過這種白來的便宜,不要白不要。這還引得掌櫃的側目道:“崔七奶奶到底是成家的人了,比以前厲害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