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五的宅邸前堂。
施五穩坐在太師椅上, 一邊喝著茶, 一邊看著從外面走來的三子, 說道:“地契都送到了?”
三子點了點頭, 聲音沙啞地道:“都交到那個李成的手裡了。”
因為蔣勇還在外管理著工人的營地, 此時的前堂,只有施五和三子兩人。
“說說看,這個李文柏, 要草場幹什麼?”施五吹了吹杯中的茶水, 饒有興趣地問道。
三子聞言遲疑了一下,臉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這點我也搞不明白。他是商人出身,應該知道, 如果用那幾片草場畜牧, 要想得到收益,怎麼也得等到一兩年牛羊養壯了才行。他想當個為民謀利的好官可以理解,但把心思放在畜牧上,卻不是什麼上策。”
施五搖了搖頭, 這次,連他也有點搞不明白李文柏要幹什麼。
“你覺得, 他是個為民謀利的好官?”施五問道。
三子點點頭, “自己出錢買糧賑災,以工代賑僱工人修城牆,造路與其他縣互通有無,確實是一個好官。”
想到李文柏到任之後的所作所為, 施五也不禁有些感慨,“是啊,確實是一個好官。可惜啊,好官,是註定容不下我們這些鄉紳的。”
三子這回沒有說話,只是低著頭,若有所思。
“罷了,前庭那邊的回信,應該明後天就送到了。一切,就看我那個老丈人的安排吧!”
伴隨著馬匹的嘶鳴聲與馬蹄聲,一駕馬車在一處殘破的城牆邊上停下。
“少主,咱們到了。”李成松開韁繩,取出一個小木凳,放在馬車旁。
李文柏走下馬車,望了一眼殘破的城牆。
只見城牆上架滿了竹梯和木臺,上百個工人站在高高的竹梯和木臺上,將燒鑄好的青磚,堆砌在殘破的城牆上。而地面上,更是有數百個工人,或是推著裝有石磚或廢石的板車,或是拿著錘子鑿子,在邊上敲敲打打,好不熱鬧。
不遠處,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漢,和婦孺,則是做著諸如燒茶遞水,做飯煮粥,或者掃雪堆柴之類的後勤工作。
一切井然有序,有條不紊。李文柏看在眼裡,暗自點了點頭。這就是他要的效果。
“縣尊您回來了!”
不遠處,眼尖看到李文柏的蔣勇小跑過來。作為工人營地管理的負責人,他可以說是李文柏那一套施工計劃的施行者。他也是親眼見到了工人們在這套施工計劃之下,爭先恐後的積極性。
他本來還對李文柏這個小小年紀的知縣有些不屑,現在見識到了李文柏的本事,漸漸收起了傲慢,再也不敢輕視。
“嗯,”李文柏點點頭,“我離開的這兩日,幾處工地都還好嗎?”
其實這些問題,他已經問過李成了。但畢竟李成和蔣勇管的地方不同,出於謹慎考慮,他還是要問清楚才放心。
蔣勇答道:“回縣尊的話,幾處工地都還好,工人們幹活兒也很賣力。說起來……還多虧了大人的施工計劃。”
“哦,是嗎?”李文柏淡然一笑。
這點是在他意料之中的。那個施工計劃,可是他根據前世的上六休一的上班制度,結合關中軍治軍的軍紀,改版而來的,用在這些普通民工上,是再適合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