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會盟如約舉辦,贏稷本想借此機會羞辱趙王一番,卻吃了大虧。
贏稷讓趙王為自己撫琴,載入史冊。
可趙王身邊的藺相如挺身而出。
他以理據之,以牙還牙,三步之內,非逼著贏稷擊缶,為趙王贏回了面子。
贏稷見好就收,幾次與趙國交鋒下來,討不到便宜與好處,都是吃了虧,只因為趙王身邊有膽識與謀略過人的藺相如,而贏稷身邊沒有一位出謀劃策的智囊軍師。
贏稷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他渴望身邊有一位能比肩藺相如的大才。
當贏稷痛快的跟趙國簽訂了互不侵犯,互不打仗的條約。
臨行前,對藺相如露出欣賞之色,還誇趙國人才濟濟。
此次之後,藺相如被趙王封為丞相,成為戰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丞相之一。
秦國這邊,咸陽宮的深居簡出的羋月,聽聞贏稷與趙王交鋒,每討得好處,還簽訂了互不侵犯的盟書。
當贏稷回到宮裡,立刻被母后召喚。
贏稷心中做好被母后批評的心態,一副誠惶誠恐的認錯模樣。
沒想到羋月早已在宮中設好接風的宴席,還有兩位舅公,魏冉與羋戎,以及另外的兩位王子。
當然陪伴在羋月身邊侍奉的還有魏醜夫,畢恭畢敬的猶如殿內擺設一般安靜,但是誰也不能忽視他的存在。
羋月先是表揚贏稷,身為君王,以身範險,敢於直面與秦國頭號敵人趙國交鋒,簽訂和平共處的盟書。
贏稷不傻,眾人也不傻,羋月明面是表揚贏稷,確實委婉的批評數落贏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