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勢力分為兩派,一方面以秦昭襄王,客卿張祿為首,背後還有贏姓宗族。
另一面就是四貴依舊以穰侯魏冉還有華陽君羋戎,身後跟隨自己培養的黨羽。
雖然魏冉軍中權利被張祿接管,並不影響他的聲望。
大秦的太后,曾經是四貴的靠山,這次選擇退出秦庭權利核心不問政事,實則是坐山觀虎鬥。
對於羋月而言,一邊是親兒子,大秦的王。另一邊是自己外戚勢力也就是楚系。
孰輕孰重,該支援誰,幫助誰,羋月心如明鏡!
張祿自任客卿期間沒有閒著,嚴查魏冉穰侯中飽私囊,貪汙受賄,在軍中任人唯親的黨羽。
贏稷順其自然的罷免魏冉丞相職位。保留穰侯的爵位,沒有沒收封地。
還嚴重打擊了高陵君與涇陽君,也是是秦王贏稷的兩位王弟。對於華陽君羋戎,也順帶敲打一番。
張祿以一人之力,背後有大秦曆法與商鞅法作為靠山與支柱。大秦曆法,向來賞罰分明,所以張祿朝會上公開叫板與抨擊四貴。
面對證據確鑿,秦王贏稷以雷霆萬鈞的手段,罷免了自己兩位王弟在藍田大營與驪山大營的職務,令派有著功爵位的老秦人接替。
這無疑是砍掉魏冉在軍中的左膀右臂。對四貴進行猛烈抨擊。
一系列劍拔弩張的操作,這也給四貴的造反埋下禍根,
緊接著贏稷讓魏冉交出軍符兵權,先由戰神白起將軍接管。
白起一向與魏冉交好,贏稷讓白起親自去魏冉府邸接管軍權,也是間接離間白起與魏冉。
白起不僅是秦國戰神,也是贏稷的妹夫,公主殿下的駙馬。還是穰侯魏冉的結拜兄弟。
張祿整理軍務對時候,並沒有找到白起半點蛛絲馬跡的過錯。然而張祿有心結交白起,卻被白起的冷漠給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