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輕遇榆葉梅,黃鶯依柳待春歸。
魏冉出使魏國順利歸來,贏稷帶著文武大臣,親自出城相迎。
白起也站在秦王贏稷身後,百丈之內,俯首護衛。
贏稷不禁調侃白起;“許久沒有上馬作戰,白起將軍手中的劍,恐怕閒的發慌。”
“回稟王上,多年來,臣將秦劍放于軍營大帳,每日卯時,風雨無阻的晨練一個鐘頭,隨時等著出鞘。所以秦劍在手,未敢閒散,秦劍飲血,使命必達。”白起滿懷敬畏的道著。
“果然是大秦的戰神,白起之名就足以令六國聞風喪膽。寡人何愁大秦東出,一統天下。”贏稷欣慰的道著,。
他繼續說;“如今秦國最大的對手是趙國,上此和氏璧的事情,沒有討到便宜。不能就這樣算了。寡人一定要殺殺趙國的威風。’
白起心裡一陣發怵,表面非常平靜。他內心暗想,王上這是要發兵攻打趙國?
“太后知道嗎?”白起淡淡的一問。
“當然知曉,寡人這是給大秦爭面子,讓趙國知曉,秦國不是吃素的。”
因此贏稷這次隆重出城迎接舅公魏冉,也是讓魏冉支援自己舉兵攻打趙國的事情。
魏冉位及人臣,達到人生權力的巔峰時刻。
他出使六國,一言一行,皆是代表秦王的意思。
所以魏冉也是六國權貴爭相巴結的風雲人物。
放眼天下,沒有任何一國的丞相,能有魏冉的才能與外戚力量。
這也早就了魏冉的貪戀,利用國家公職,私下受賄,金銀財寶,土地良田,這次魏國也把挨著魏冉封地的周邊城池一併送給了秦相魏冉。
魏冉這一生到了榮寵至極的時候,在秦王贏稷面前,可以有先斬後奏的特權特例。
面前秦王,可以不行跪拜之禮,有平起平坐的榮耀。
然而這一切榮耀的背後離不開羋月,也就是魏冉的姐姐,大秦的太后。
所以魏冉在姐姐面前,始終是謙虛謹慎,恭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