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管人間事,仍吹花落向池中。
羋月趁著這次驪山之行,並未著急回宮。
她換了上便裝,甩開侍衛等人,而是孤身帶著隨從一位,走訪關中民間的鄉村小路。
贏稷不放心母后,告訴舅舅魏冉,暗中派人保護母后的安危。
商鞅變法在秦國已經大半個世紀,家家戶戶,即使到了黑夜,門口的燈籠照亮,像極了新年,夜不閉戶。
廣袤的土地剛剛播種的麥粟,男女老少踏足在田野間,充滿歡聲笑語。
街頭巷尾,看不見乞丐行討,也沒有打架鬥毆者。
即使面對徵兵,百姓都十分踴躍的讓自己成年的兒子去報名,上戰場立軍功。
戰國之下的秦國,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盼望著家裡的男人上戰場,打勝仗。
另一方面,贏稷積極的準備東出大策。
先後對魏國與韓國發動戰爭,收回之前損失的土地,而且又討要了幾座城池。
秦國狠狠的報復了魏國,因為孟嘗君聯合三國伐秦,令秦國元氣大傷,恢復國力後肯定報此大仇。
秦軍在楚國邊境駐紮,敲山震虎,楚國繼位的太子羋橫,嚇破了膽,主動割地求和。
放眼天下,唯一能跟秦國一對一抗衡的只有齊國。
贏稷挑釁秦國,還要借道其他兩個國家,與其跟齊國決裂,損兵折將,不如主動跟齊國結盟。
贏稷認為只有強強聯合,才是東出大略的關鍵之道。
趁著羋月不在宮的日子,贏稷派使臣出使齊國,力邀齊王與秦王一道稱帝。
贏稷修書道;天下諸侯皆稱王,王已不足顯貴,三皇五帝,唯有帝的稱號才彰顯王者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