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不難猜測,商家的活寶門中,大概也是沒有壽蠱的,否則肯定早就被走後門取出來用掉,或者換掉。
壽蠱本身的價值,其實並不高,放到寶黃天,寶光也就幾丈,價值超過一般凡蠱,但遠遠不能和仙蠱媲美,畢竟它終究只是凡蠱,價值只在於被需求,而無底蘊。
唯有當市場需求和底蘊俱佳,才能在寶黃天寶光沖天,比如任何一隻仙蠱,或者一份完整的仙蠱方!
事物的價值,當真是被恆定好的?
那麼仙蠱為何有價?因為它是大道的載體?是法則的碎片?
屁!
因為在這個世界,它代表力量,因為它被需要!
事物的價值,原本就不在於本身,而在供求的關係!
黃金有價值嗎?其實是沒有的,可在多數世界,它都是硬通貨!
蠱的世界,元石的價值在於其廣泛適用性,因此被充當硬通貨。但是,若以為事物價值當真就和本身相當,比如一顆仙元石抵一顆青提仙元,那就大錯特錯。
仙元石的價值,略高於青提仙元,這是公認的道理。卻很少有人透過這個道理,看清一些顯而易見的本質。
在一個群體中,只有當被需求,人才能體現價值,東西也一樣!可是,誰又規定,被需求的分量,只能超過事物本身一點點,不能遠遠超出其相應的價值?
比如壽蠱,其基本價值遠遠不如仙蠱,凡人偶爾都能得到,會用掉。
可若真找到合適的買家,自身也有相當的實力,又願意出賣,用它換來一堆仙蠱都不難!
所謂價值,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說法,永遠是需求和被需求的關係。
這方面,寶黃天的鑑寶之光和活寶門的辨寶能力都會考慮,但對於特殊情況,終究是無力準確判斷!
活寶門中若有壽蠱,大把人搶著去換。對於真正需要它的人,符合活寶門規則的交易條件、付出完全不值一提!
一掬清水,真的抵不過一條命?它在寶黃天中,一毫的光都不會有!
價值的體現,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不一而足!寶黃天的鑑寶之光,是一種泛意的衡量,其實不準,因為它只能從規則層面衡量價值,很公平,但無法衡量人心。
偏偏價值這個概念,就是由人提出!
土著們的想法,總有定式思維的盲區。
就算是穿越者的土著,一旦生活時間長了,也會染上相應的思維模式,這是生存手段,但會導致靈性蒙塵!
例如對待仙蠱、仙蠱方,大概就算梟雄,也吝嗇的很,把那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有的蠱仙,撞了大運,仙蠱太多,養不活了,寧可爛在手上,或抱著以仙蠱換仙蠱的“金科玉律”,也不肯違背半點,不懂變通,其實不智之極!
就算仙蠱又如何?就算傳說中的智慧蠱、力量蠱又如何?
和自身真正的需求相比,和實際要面對的情況相比,沒有什麼是不能捨得,不能賤賣的!
甚至,這世間就從來沒有什麼是不能出賣的!這個道理許多人會說,但很少有人能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