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說沒有幫助,只是絕對沒有天翻地覆那麼大。
人人都以為先進的制度帶來了先進的文明和強大的生產力,其實這完全弄反了。
制度不是根本,生產力才是。一切雄偉的高樓大廈,都離不開紮實的根基。
就像經濟一樣,不是隨便倒來倒去就能把經濟蹭蹭蹭弄上去,那是泡沫經濟,華而不實,它需要堅實的基礎,不是一本書,或者一紙論文。
很多落後的文明根本搞不起經濟,是因為沒東西去搞。
一個包子轉來轉去,最後賣出十倍價錢,好似過程中人人有錢賺,問題是那些賺了錢的,莫非不用花十倍價錢去買一個包子?
況且,代幣能嘩嘩譁印刷,錢不夠繼續印,莫非黃金白銀之類,也能無休止無視進度的挖?
讓人民困苦的不光是落後的制度,更是生產力的問題。
縱觀歷史,無論哪個位面,總會有技術力量飛躍的時候,而後就會自然而然推動制度的變化,帶來真正的天下大治。
書本上往往會過於著重描寫體制的進步和優越性,卻不知那根本就是生產力提升的附帶。如果生產力不提高,什麼制度都是瞎扯談。反之,如果生產力提高了,最原始的制度,也能讓奴隸都豐衣足食。
生產力,才是根本的一切。
制度能讓十個人有一人吃粥,其它人一起喝湯,不至於餓死,但不能讓人人都吃到肉,而且那種理想的制度狀態,也總會越變越糟糕。
要改變制度的難度,也遠遠大於提升生產力。一個健康的社會,首先要重視的,本就該是技術力量的革新,而不是什麼制度的豁漏。那需要填補,需要重視,但不如前者重要。
對於人類文明而言,十個政治家,也比不上一個科學家,現實卻往往讓情況顛倒。
內瓦王國的變化,平民能切身體會到,當然那都是虛的,不過是國家在反哺,收攏民心,難以持久。除非技術生產力突飛猛進,不然上位者能給普通人更多的還是精神鼓勵,或者說一個盼頭。實實在在的好處,只能偶爾有之,能不能迎來盛世,還要看以後。
比起平民,內瓦王國的鄰居們,才真的感覺到這龐然大物的變化。
這個國家,之前就像是一頭老邁的獅子,雖然還有奮起一搏的餘力,但誰都能看出,內瓦王國的發展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它開始迴光返照,也可能重獲青春!
王國北面,是一片巨大的森林,裡面有著諸多山地部落,皆是內瓦王國的心腹大患。
兩百年來,這些野人也不知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多少麻煩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