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令人惋惜,這位“救世主”不足,卻想拯救所有人,最後反而遭到部分心懷惡意的本地高層算計,終於力戰而死。
這,一點都不奇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都在為自己或所在的群體優先考慮,這無所謂善惡。
況且,人類往往是最容易生出私心的一種生物,所以也最喜歡用道德來武裝自己,特別是掌權者,深諳此道。
真正有著“良心”的,往往最不容易得勢,仗義每多屠狗輩,乃至在戰爭年代,很可能最先就被犧牲。
如今世界各地僅存的人類政權,大部分都很歡迎“救世主”的到來,不論是表面歡迎,還是真心歡迎。
卻始終有極少數,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對於鋼鐵之城的“救世主”們,乃至鋼鐵之城本身,抱有極深的敵意,甚至不加遮掩。
倫敦城,原本是有三位救世主準備以此為據點進行發展的,最後卻都遭到驅逐。
類似的情況,在其他一些城市,也有發生,只是沒這麼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還進行救援?
這本來就是找死,或許極少數人認為,反其道而行之,萬一成功,得到的名望和利益也將不可想象,但他們還是賭輸了。
如今,這些城市,幾乎統統被夷為平地。
這證明,在處於弱勢時,若還有著不必要的內耗,結果一定很糟糕,於人於己,都是這樣。
這由鋼鐵之神親手揭開序幕的第一場入侵,本也不是一些自以為是的人,憑著自以為強大的一己之力就能抵擋。
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自己的任性而買單,更多的,卻也給整個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但這真的不可避免嗎?
人心難辨,並非不可辨,更非不可變。
對於鋼鐵之城來說,要改變一些人的想法並不難,甚至在消滅他們後,重新讓一些想法沒那麼固執的人掌權,也很容易。
但它何曾那樣做了?這是在維護人類的主權?呵呵!
立場決定了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決定了行為。
究竟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從起點來看毫無意義,只能看終點和結局。
鋼鐵之城,這一日,兌換大廳難得爆滿,一些平日總喜歡積累貢獻的居民,也紛紛不吝付出,像是大采購一樣,霸佔著視窗,進行著大量物資的兌換。
兌換物質,不一定要在視窗進行,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總讓人更加放心。
透過個人面板進行兌換,猶如舊世紀的網購,是要收“郵費”的,雖然不多,卻也是一筆額外的支出。
外界的動盪,還沒波及到鋼鐵之城。但是一股潛流,終究逐漸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