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便說過,人的靈魂分為意識與魂體,意識除了能夠自如進入諸如方寸與識神等處,遊走全身之時必須要以魂體為依託。魂體通常只有拳頭大小,普通人單憑肉眼,根本無法察覺。而某些修煉了特殊功法,比如緣塵宗的望氣決,或是天生神異之人,比如擁有陰冥眼、靈詫眼,則可看見其人頭頂蒸騰而上的雲氣。謂之運氣也好,稱之氣運也罷,在這等人眼中,均是無所遁形。而這蒸騰而上的雲氣,在某種程度上,便代表了魂體的強大與否。
此時,冬至的魂體在這灰色的空間中,難以抵禦的炙烤下,如一顆驟遇甘霖的種子,抽出了嫩芽,發出了新枝,茁壯的成長起來。三魂七魄兀自散發著各自的光芒,涇渭分明,此時卻是漸漸有了融合的跡象。在冬至的感受中,這兩丈方圓的空間有些奇異,時間的流逝都模糊了起來,彷彿是過了年許時間,又恍若一瞬,這時間上的混亂讓他欲裂。在這種情況下,巴掌大小魂體卻是堅定而無可阻擋的向著四肢頭顱緩慢伸展,一點一滴成長之下,蔓延到了身軀每一處,乍看上去與本人一般無二。只是並不清晰,五官一片模糊,四隻手腳也是光濛濛一團,分不出五指來。
能夠達到這一步,自然少不了《魂衍道》的功勞,丹田處至今未能弄明白的莫名跳動,無時無刻不在吞吐著莫名的能量,以及脊背上升騰的熱流,均化為了他魂體成長的養分。但若非冬至與老熊搏鬥中受了重傷,又偶然之下使用了生命之水,莫名其妙開啟了魂鎖,要想到達這一步只怕需要數年之久。可見修行之路,天分與機緣各佔三分,剩下四分才是艱苦不輟的努力。
冬至默唸口訣,忍受著徹骨的疼痛,渾身上下開始散發光芒。這光芒呈乳白色,瑩潤如水,細聽之下還能聽到潺潺水聲,其上不時漾起一圈圈波紋,抵擋著來自這片灰色空間中的炙熱。
相比劉雲譎身上那層淡淡的瑩光,時斷時續,在黑霧中猶如風中燭火一般,冬至身上的光芒瑩然許多。倒並非是二人所處位置有所不同,而是冬至當初恍惚之中,喝下了太多的生命之水。尺許見方的微型泉池內,倒有近半生命之水進入了冬至腹中。
按照芊芊等女子的經驗來看,此水蘊含大量的生命精元,最好是敷於體表,對於外傷尤為管用。即便用量過多,因其在體表,也會自行逸散而去。可若是吞入腹中,生命精元若是無法有效利用,逸散開來之後,又有五臟六腑阻隔,好似一個充了過量空氣的氣球,迎接爆體而亡的下場。
冬至並沒有落得爆體而亡,並非是他的肉身過於強大,可以強行納入體內,而是其擁有一個常人所不具備的丹田。白鬍子老道認為,有高人曾於冬至出生之時,以灌頂之術,在其丹田內蘊積了海量的死氣。雖不知其意欲何為,但這樣一來,單從量上來說,已然比之凝氣期巔峰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這些死氣桎梏著他修仙的道路,卻也讓他擁有了另一種可能,那便是丹田的穩固程度達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一方面這些生命精元不同於天地之間遊離的靈氣,所以並不會與體內死氣發生反應,另一方面由於這些死氣的存在,讓他的丹田所能容納的空間超出常人數倍,才有瞭如今的造化。
在這兩丈方圓的莫名空間之內,冬至的軀體正在發生著驚人的變化。之前吞下的大量生命之水不知為何全部匯聚到了丹田之內,此時在外界高溫的刺激下,絲絲縷縷的生命精氣從他的丹田中源源不斷的滲出,抵禦著外界的高溫,同時也在修補著他的肉身,致使他的肉身愈發強大起來。
只是這一切冬至一無所知,靠著《魂衍道》中的口訣,默默運轉著功法。若是他知道,自己竟然不經意間進入了修魂的第二步,“淬體”,怕是會驚喜的跳起來。
在修魂一道上如此有天賦,自然是值得欣喜之事,但修煉速度過快,也會導致留下許多隱患,比如標誌著正魂圓滿的靈魂之力,冬至便沒有絲毫頭緒。
靈魂之力乃是與修真之人的靈識之力相似的力量,可以意識出體,隔空控物。不同的是,靈識之力依靠的是修煉得來的靈力,也即是吞吐天地之間遊離的靈氣轉化而成。靈力既可透過意識操縱,也能為手腳所用,方便至極。
而靈魂之力依靠的是強大至極的魂體,除此之外,還需掌握一心多用的手段,這一點對冬至來說並不成問題。他早在回狼谷中便無意間掌握了這一能力,可以同時注意三處,卻仍是清晰無比。將一絲意識附於物體之上,透過魂體提供能量,便如同操控肉身,如臂指使!如此一來,附有靈魂的器物統稱為魂器,沒有靈魂附著則無法操縱。
修真之人操縱的器物統稱法寶,雖然同樣需要祭煉,可更多的是避免他人靈力的干擾,以及發揮更為強大的威力。可即便不祭煉,照樣能夠簡單操縱,這便是法寶與魂器最大的不同。當然細微之處差距更多,比如魂器無法贈與他人,無法傳承,一旦其持有者死亡,魂器也會靈性盡失,淪為凡物;法寶卻是能夠代代傳承,若無特殊變故,存世數萬年不在話下,某些強大的法寶,甚至有了自己的意識,能夠自行選擇主人等等。
這兩丈方圓的空間中開始慢慢溢位黑色氣流,從灰色的牆壁上,從腳下,從頭頂,從四面八方滲透進來,粘稠濃密幾近液體,幾乎將這兩丈方圓的空間填滿,伸手不見五指!
冬至唰的一下睜開雙眼,綻出兩道冷電,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