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救兵
大賀廣元二十四年六月十八,京城煙花盛典,民宅走水,居心不良之民趁亂燒殺搶掠盜,京城陷入動亂。
密謀煩亂的亂臣賊子沈客策劃叛亂圍宮,晁王寧朝戈率兵勤王護駕蕩盡叛逆,但亂臣賊子心狠毒辣殺害皇上縱火焚燒寧元宮,大火撲滅皇上已經殯天,為緝拿叛首沈客安穩民心,大臣一致懇請晁王寧朝戈執掌玉璽待行天命。
是日,暫理朝政的寧朝戈與朝臣商議後,追諡皇上為惠帝,下令各地方衛所兵馬傾巢出動緝拿沈客。
然而,真相卻並非如此。
皇上死得突然,生前沒有留下遺詔,太子沒有冊立,內閣都察院更傾向讓寧致遠暫理朝政,但寧朝戈勤王護駕讓皇宮此夜化險居功至偉,面對晁王一派的指責,睿王一派無以辯駁,在非常心事面前暫時選擇了妥協。
寧致遠晚到一步,卻留下終生遺憾,在皇上已經燒得面目全非的遺體面前,在看到那張已經認不出熟悉模樣的臉的時候,他已經忘記了仇恨,忘記了自己先前的信誓旦旦,因為從今天開始,他是真真正正的連一個親人都沒有了。
蛋糕分割得很快,在皇上的遺體才裝入棺槨的時候,寧朝戈已經雷霆速度的將都督府交給了熊懷遠,而此次未察覺到叛軍作亂的五城兵馬司都指揮使丁彥祥已經瀆職被解除了職務罷官,正是亂時,話語權是絕對的掌握在軍方手中的,寧朝戈一聲令下,全城計程車兵就開始參與到了救火救災之中,直到夜盡天明,這一樣大火終於被撲滅,人們的家園已經變成了廢墟,順天府成了人人求救喊冤的地方,皇上殯天,京城遭受百年未有的大災難,大臣提議朝廷賑災,寧朝戈二話不說簽字蓋印,給予災民的補助最快速度的傳送到了他們的手中,在各方力量開始追緝沈客之時,災民已經開始重建自己的家園。
這一把火燒死了皇上,燒掉了許多人的身家,更燒掉了人們心中對沈客的信任,一時之間,京城四處都有了咒罵沈客的聲音,甚至有被燒掉了屋宅的激憤百信自主聚到了順天府外要求跟隨士兵一同前往緝拿沈客。
昨日在百姓心中沈客還是被冤枉了的英雄,在今日沈客已經成為了過街老鼠。
讓文臣慶幸的事,寧朝戈暫理朝政也能及時的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在出動全國之力緝拿沈客之時,也不忘了給這些飽受災難摧殘的百姓一個安慰。
不過短短一日,待寧致遠回到睿王府,一切已經是物是人非。
火勢與動亂沒有擴散到柳東街,這裡一片地區昨夜雖沒有五城兵馬司的兵馬守護,但各家的護院已經及時的組織了人馬及時的將慌亂的百姓擋在了街外,城中一片汪洋火海皇宮舉戈殺戮,柳東街卻平平靜靜的渡過了一個晚上。
睿王府也是完好無損,大堂裡孤零零的靈柩還在,青瀾就坐在大堂中,看模樣是守了一夜。
在昨夜之前,寧致遠想過無數種復仇的方法,在看到杜依依屍首的那一刻他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是他的兒子,昨夜那一把火那一汪血將他徹底澆醒,為父者能對兒子心狠,兒子卻不能對父親絕情,二十年來,他這條殘命若不是有他在盡力保著,他根本就不可能有今日,縱然這只是他做了錯事下的贖罪行為,但這也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
三日前,他失去了最心愛的女人,三日後,他失去了最愛的他的父親。
他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了。
皇上去死的訊息雖寧朝戈下令封鎖,但不知為何還是傳了出來,青瀾在大堂坐了一夜,面對著這副黑色靈柩心煩意亂的想了一夜,有些人死了卻還活著,她還活著,卻只覺與死了沒什麼分別,不能被自己愛著的人正視,不能被自己愛著的人喜歡,她活在這座到處都是杜依依氣息身影的睿王府裡與個透明的死人有什麼區別。
“秦淮,叫幾個人來,將靈柩抬到冰窖去!”皇上一死,杜依依出殯的日期也只能拖延下去了,現在正是炎炎夏日,這麼放著屍體會發臭。
秦淮立即找來了人,將靈柩抬去了冰窖。
“你去睡吧!這裡有我!”幾日沒能好好睡一覺的寧致遠嗓子都是乾的,說出來的每一句話就像是一頭嘶嘯的老馬,就像是銅盆與地面砂礫摩擦的聲音。
青瀾默默起身,轉身剛邁出去了一步又不忍心的收了回來,這個時候,她更想陪在他的身邊。
“王爺,我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