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這個天國不太平全文閱讀> 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 (1 / 2)

感謝“我的帝國我的時代、9527、瓜娃子弗洛伊德“三位大大的打賞!謝謝支援!

..........................

慶遠協轄左、右2營,兼顧統轄三里、東蘭2營,不過三里營在河池縣境,東蘭營在東蘭州城,右營在柳州府城,因此慶遠協在府城只有左營,共計四百餘人。再加上府城中和周邊的團練城汛兵,以及從東邊逃過來的官紳護衛等武裝,一共也有一千六餘人。

分巡右江兵備道員恰好在慶遠城,但他已是糟老頭,不管事。慶遠知府張凱嵩和統領慶遠協的副將張成將城外遊兵散勇全部聚集到城中,又下令城外鄉紳全部入城後,便關閉城門,堅守不出。

羅瓊樹率眾到達慶遠城外,見城防守森嚴,強攻兩次,皆攻不進城內,反而損失百餘將士。羅瓊樹無奈,只得兵分兩路,一路由二千原來聖兵,再加五千新兵,繼續往西攻往河池、東蘭兩州。剩餘的五千聖軍每日不停騷擾慶遠城,暗地裡日夜不停地開挖地洞。

五日後,地道挖道城牆下,用兩個棺材裝滿炸藥,拖進地道內,點燃後爆炸,慶遠城牆被炸塌,五千聖軍潮水般衝入城內,佔據慶遠城。慶遠協副將張成被當場擊斃,右江道道員和慶遠知府張凱嵩見大勢已去,跳城樓自盡,其餘清勇不是被俘虜,就是四處逃散。

而此後的羅瓊樹,率七千聖兵,一路攻克河池、東蘭,再與分兵幾路全面鋪開,沿途再往西南,一路勢如破竹般佔領泗城府、百色廳、陽萬土州判、隆安等城。這些地方都是西南邊陲,偏僻治所,村寨較少,有時行軍半天沒碰到人煙。所到之處,基本上是一到便城破,所遇清兵皆望風而逃。

也是,像陽萬土州判這樣的地方,也就世襲土官岑乃青領著二百名不到的兵丁,治理著近200個村寨,羅瓊樹領三千聖兵一到,岑乃青便馬上投降,當初他的祖輩見滿清五百餘人便投降歸順了二百多年,如今的三千聖兵過境,豈能不懼怕?連整個陽萬土州判治所西鄉圩集也就是個千餘人的大村寨而已。

羅瓊樹率領一萬二千聖兵歷時一月餘,佔領了大大小小近十座縣州,由於連年兵禍,地廣人少,聖軍也只補充了三千餘人。但在領兵過境陽萬土州判一處盆地時,突遇地穴噴發毒氣,損失兩三百人,因此擴編後聖軍也還不到一萬五千人。

當羅瓊樹率一萬聖兵前鋒趕到南寧府治所宣化縣境時,前線探報告知,李開芳已率擴編後的足足三萬餘人的聖軍,還有賓州一帶的天地會眾四千餘人,已經圍住南寧城攻打了四天,除了折損千餘人外,無絲毫進展。

見到李開芳,羅瓊樹才得知,南寧城中竟然聚集清軍兵勇近七千人。城頭上火器眾多,並且城防嚴密。城內一些本來聯絡好的天地會眾有些被捕殺,有些也藏起來不敢露面。

沒有內應的配合,強攻幾次都因沒有重型火炮,攻城無力。採用原始的搭爬雲梯的方法,不但損失太大,而且攻城效果很弱,讓城中清軍兵勇很容易就防守住了。李開芳的意思是想再等幾天,他前兩天已派人從桂林取剩下的濃硫酸藥水,準備照搬破桂林城的方法來破城門。

南寧城中怎麼突然集中了這麼多清兵?

李開芳告訴羅瓊樹,原來是他們領兵攻陷了柳州府、思恩府、慶遠府等地,導致那裡逃亡的清兵和一干官紳都紛紛跑到南寧府城,加上先一步從桂林城中逃竄出來的廣西署理提督劉長清,也到了南寧,以署理提督的名義主持南寧城的軍務,調動周圍的潯州府、太平府的一部分團練和潯州協的右營、新太協的馗纛營、上思營,全部急速進駐南寧城,固守城防。

這樣再加上南寧城內原本的左江鎮本標中、左、右3營和南寧城防營,整個左江鎮統轄的12營,便有7營駐防南寧城內。事實上,李開芳不知道,要不是其餘的軍營離南寧城太遠,劉長清可能全部會調入南寧城內。

南寧城外的李羅兩人在頭疼,城內的劉長清也在遭受煎熬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