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印度公司駐孟加拉管區的少將亨利?哈弗洛克爵士成為此次攻佔緬甸的英軍指揮官。他面色沉重。
從加爾各答的威廉堡一出發,他心中便有眾惴惴不安的感覺,這是他參軍三十年的第六感,但身為大英帝國的少將,儘管不安,他還是執行印度總督的命令,率領五千包含步兵、炮兵的孟加拉軍隊,從孟加拉與緬甸的邊境處由陸路進攻阿拉乾地區。
同時,檳城、麻六甲、星加坡三地的三十艘軍艦載著七千餘名英軍,兵分兩路,從海上分別進攻緬甸西南部沿海的阿拉乾地區若開邦)和南部沿海地區。
渡過內夫河,五千英軍遭受緬甸軍隊的阻擊,不過,儘管緬甸軍隊也半數裝備著火槍,但遠遠不是英軍對手,二個時辰的對戰之後,緬軍潰敗逃竄。
英軍也不急著追擊,與二千海軍會合,迅速攻佔了阿拉幹首府,隨後很快便控制了阿拉幹全境。
與此同時,南部的另一路五千餘人的英軍,乘坐海峽殖民地派遣過來的二十一艘軍艦分成兩路,一路從海上進攻馬大班港,繼而又炮擊仰光城;另一路十二艘軍艦直接沿伊洛瓦底江逆流而上,四處炮擊沿岸城鎮。
緬軍的百餘艘小木帆戰船,很快被英軍軍艦猛烈的火炮擊沉。於是,緬軍乾脆放棄了海岸邊以及河岸地區。
亨利少將留守五百人佔領阿拉幹首府後,率領其餘的近四千步炮兵沿著海岸線往南,在軍艦的護送下繞道攻向伊洛瓦底江流域,準備與南部的海軍會合。沿途,緬軍迎風而逃。
但亨利少將反而擔心起來。對於這些前不久還能將駐守在下緬甸的四千英軍全殲的緬軍,雖然不明白他們為何突然有如此實力,也不認為自己會跟那幫英軍一樣打不過緬軍,但亨利還是覺得有些反常。
不過,一路上卻異常地順利,幾乎沒碰到多少抵抗,英軍步兵和海軍順利在伊洛瓦底江邊會合。
到此,亨利少將才稍稍放下心來。他下令軍艦一邊進攻仰光,一邊進行登陸戰。幾天後,英軍順利攻佔了仰光、勃古等海岸城市,從南面直接威脅緬甸中心地區。
亨利少將更是率領英軍炮步兵,在軍艦的護衛下,沿著伊洛瓦底江逆流而上,沿途一路攻佔卑謬、阿蘭繆和馬圭。
這天,亨利少將正騎著馬,走在沿江岸行軍的英軍中間,忽然聞報,後方的仰光、勃古等城駐防的數百英軍又被緬軍偷襲,連剛剛攻佔的卑謬也被攻佔。亨利少將大驚,他清楚緬軍是想讓他兵力分散,各個擊破,慢慢消耗他的兵力,並對其前後夾擊。考慮到雨季來臨,加上後方不穩,他不敢再往北進軍,下令回防攻佔卑謬和仰光、勃古等城後再做下一步行動。
返回卑謬和仰光的途中,英軍不斷遭受緬甸軍襲擾,儘管人數不多,卻時不時出來攔截阻擊。
在抵達卑謬城後,看見卑謬城上插著的緬甸貢榜王旗,亨利少將下令軍艦對準卑謬城炮擊,頓時,幾輪炮擊過後,卑謬城門被攻破。二千英軍衝入卑謬城後,發現整個城內除了數十名來不及逃走的緬甸士兵,幾乎是個空城。
亨利少將心中更加忐忑不安起來。他下令加快速度行軍,趕回仰光。一路上,不斷被緬兵襲擾,但派兵去攻,卻又逃之夭夭。讓亨利少將的心底更加蒙上一層陰影。
幾天後,就在他率領英軍抵達仰光後,才發現,圍攻仰光的緬軍早已逃得不知去向。他頓時覺得自己上當了。這時,一個緊急軍情傳來:緬西北不知什麼時候,竟然聚集了五萬緬甸軍隊,趁著他率領英軍主力攻打緬甸南部的時候,一舉攻佔阿拉幹北部地區,並且直接揮師向西,大舉攻下孟加拉管區的吉大港地區重鎮拉特納帕蘭和拉木,並且,前鋒部隊已經在猛烈攻打吉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