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說錯了,今兒不只是咱們的孩子,還有二十多對呢,孩子們大親的日子,咱們兩個老家夥不能厚此薄彼,都要算計到,每一對都有紅包拿,九十九兩圖個大吉大利!這些紅包俺都準備好了。”鐘老太太說著。
“唉,這麼一說倒是我想的簡單了,既然這樣,咱們收拾收拾快走吧,新事新辦,我看咱們就去學校的食堂吃,那裡飯菜多,品種多,人更多,吉利日子就圖個熱鬧。”李老夫人說著,在這些人中她的心最是急切了,李家大宅冷清了多少年,就等著今天重現輝煌呢。
“好啊,瑞雪兆豐年,咱莊戶人家不就圖個豐收,這樣的日子開業,孩子們成婚的,肯定是個好兆頭。”鐘老太太穿著嶄新的華服,顯得氣度雍容華貴。
“是啊,肯定好著呢。”蘇老夫人在旁應道。
一會的功夫,蘇、李連個老太太也換好了新衣裳,各個利利落落,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她們格外的精神抖擻,穿著嶄新的衣裳出了院門。
街上的雪不知被誰掃的幹幹淨淨,自從二首村富裕了以後,吵鬧的人家越來越少了,偷偷做好事的人越來越多了,見院門口早已有馬車等候,“早飯還沒吃呢,您們這麼早就去廣場?”二丫娘看到,追了出來問道。
“早飯你也別做了,跟俺們一起去學校食堂吃,那裡又是包子、又是油條、又是粥和豆漿的,比在家裡吃飯方便多了。”鐘老太太說著,上了馬車,平常的她們都是走路去學校的,下雪路滑她們也不敢硬撐著,萬一摔一跤,老胳膊老腿的,省得給孩子們添麻煩。
“行,那俺也不做了,讓三丫通知下大家,俺跟你們去食堂。”二丫娘痛快的回道,不一會,馬車離開了鐘家大宅。
“啥?奶奶們是坐馬車走的?”三丫通知柱子的時候,正在算賬寫字的柱子抬頭驚訝的問。
“是呀。”三丫不明所以的問道:“怎麼了?”
“不好,那不是我派的馬車。”柱子說著,連棉披風也顧不得穿,一頭沖出門外。
“啊?那馬車是怎麼回事?”三丫看著柱子的背影著急的問著,柱子早已消失在晨霧中。
清晨,一望無際白茫茫的雪地上,一輛馬車在厚厚的白雪上,留下碾過的車轍印,馬車上的幾人聊得開心,全然沒有發現任何的不對勁,還是鐘老太太提了一句:“怎麼還沒到呢?”
蘇老太太這才掀開厚厚的棉窗簾,幾個老太太眼睛都瞟向了窗外,不由一個個傻了眼,這哪裡是去食堂的路上,外面荒郊野嶺,分明是與食堂背向而馳,此時外面的冷風呼的吹在她們的身上,心情隨著冷氣降到了冰點。
“停車,停車!”二丫娘驚呼道。
趕車的人哪裡聽她們的吩咐,手裡揚著的鞭子更加的起勁,在鞭子的作用下,馬兒跑的更快了。
就在鐘奶奶等人心都提到嗓子眼的時候,就見一匹馬從遠處快速飛馳而來,正是手裡提劍的相雲天,在他逐漸靠近馬車的時候,馬車突然呼的拉住了韁繩,車上的老太太們被突然的急剎車,顛簸的東倒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