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遠——《詩經?國風?鄘風?載馳》:“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瓊羽——《春夜宴諸從弟桃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
時光荏苒,總是推著人不停地往前走,不允許有片刻的滯留。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陽光還很好,天空中只有幾朵悠閑的白雲。花木扶疏,香風細細,並沒有“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景象。
山間清晨朝露還未晞,空氣中都是清甜沁涼的花草香,還有亭亭修竹清涼中帶著微甘的味道,聞之心曠神怡。
晨曦照耀著小竹屋,這裡竟是分外的熱鬧。
“娘親~兩位姨娘怎麼還不來啊?我們都等了好久了~”兩個軟糯糯的聲音,奶聲奶氣地問。
雖然神同步,卻還是可以聽出來,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
“乖乖等著,不許抱怨!”明姬揚高了的聲音從裡屋傳出來,帶著一股子慣常的威嚴。
兩個小奶包互相對視了一眼,同時撇了撇嘴。
他們正是明姬生下的雙胎,姐弟倆,長得很是相似。男孩叫令思遠,取自《詩經》中《載馳》篇的“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而女孩叫做令瓊羽,取自《春夜宴諸從弟桃園序》中的“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其實女孩明姬是想取名叫做令羽觴的。
這名字多好啊。三國名人曹植有詩雲“盛以翠樽,酌以雕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楚辭·招魂》中有“瑤漿蜜勺,實羽觴些”,《後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婕妤》中又有雲:“顧左右兮和顏,酌羽觴兮銷憂。”
可見,羽觴是個多麼美好的東西。
好吧,明姬承認,她只是那段時間對飲酒這等風月之事十分著迷,連帶著對酒器都很青睞。
令羽觴,讀起來也好聽。
只不過,令秦川卻認為“觴”這個字諧音“殤”,寓意不是那麼好,便生生從“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中截了另外兩個字出來做了名字。
好吧,瓊羽,令瓊羽,不難聽就是了。
不過明姬嚴重懷疑令秦川是看中了那個“瓊”字。畢竟父親偏愛女兒也不少見,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美玉無瑕?
想起來,當時為了孩子名字爭辯的情景真是十分溫馨。
只可惜,孩子才一歲半,令秦川身子便垮下來,去了。
如今,過了三年多,孩子都五歲了,早已啟蒙,只是不像眾多同齡人一般去書塾上學罷了。
他們嘴裡的兩位姨娘,正是指的晴纓和暮雪。
正想著,暮雪沒遮攔的嗓門已經響了起來:“公子小姐!”
“姨娘!”兩個孩子面色一喜,都開心地跳起來,轉身撲向晴纓和暮雪。而明姬也聞聲出來了,看著四人抱在一起,便欣慰地笑了笑。
歲月只是把明姬變得更加成熟,沒有了年輕時的嬌縱和威嚴,多了幾分成熟女子的恬淡和優雅。
晴纓和暮雪雖然不把明姬看作皇帝了,可是多年的習慣還是讓她們忍不住給明姬行了個禮,道:“夫人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