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夫可有什麼想法?”令堰沉聲問道。
令秦川淡淡地開口,道:“沒有。不過明天我還會再去看一次,到時候看看還有沒有什麼發現。”
“皇夫所言有理。”令堰捏著官腔,“這個水患可要盡快解決才好,瞿薌一直是國內的糧食大省之一,此番經受了水患和瘟疫的打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恢複。”
令秦川聽著他的話,突然一個激靈。“剛剛你說什麼?再說一遍。”他也沉聲問道。
令堰有些奇怪,複述道:“經受了這番打擊,也不知道新城縣乃至瞿薌省什麼時候才能恢複。”
“不是,前一句。”
“瞿薌一直是國內的糧食大省之一。”
“對,就是這句話。”令秦川一撫掌說道,聲音裡多了幾分激動。
不知是不是因為年歲大了,令堰還沒有領會到令秦川的意思。瞿薌是糧食大省沒錯啊,這句話有什麼玄機嗎?
“敢問……”令堰於是猶疑道。
“剛才說了,崩潰的河堤周圍,方圓幾裡的地方,土壤都是松軟的,很肥沃,相信河床裡沉積的泥沙更是如此。而新城縣也是糧食大省中的糧食大縣了。”
令秦川心情沉靜下來,開始娓娓道來。
而說到這裡,該明白的令堰也都頓時明白了。
既然主要的問題是河床太高,只要河堤一垮就會造成大災難,那麼就需要把河床弄得低一些了。至少,低到民房的平均高度以下才行。
降低河床高度,不只有一個方法,即對上游進行水土保持,那樣工程量太大,見效也不快。還有另一個因地制宜的辦法,就是讓百姓自由攫取河床中的泥沙,用來種植水稻等適合松軟土壤的農作物。
這樣的話,不僅可以解決河流水患的問題,還能有效利用這些泥沙,使生産快速恢複,說不定還可以繼續保持糧食大縣的地位。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再將這個方法和對上游進行水土保持一同進行,雙管齊下,效果就更好了。
“此法甚好!”令堰眼睛頓時發亮了,一撫掌激賞道。
令秦川卻搖搖頭,道:“不,現在還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瘟疫。如果瘟疫還在這片土地上橫行,那麼就算利用好了泥沙,修建好了堤壩,也無濟於事。”
令堰滿腔的激動被令秦川這句話澆得冷透,也冷靜了下來。瘟疫,這是硬傷。
他皺了皺眉頭,道:“老臣也不懂得醫術,看來也只能依靠那些大夫還有禦醫了,成敗得失,都要看他們了。”
想了想,令堰又說道:“不過,治理水患這件事情還是緩不得,老臣明日就吩咐他們開始吧。就算瘟疫實在治不好了……也能給其他地方的人造福。”
“嗯。”令秦川似是而非地應了一聲,又問道:“既然說了要給百姓用堤壩和河床的土壤,那麼你打算如何實行?河邊土壤松軟,你又打算如何築造一個堅固的大壩?”
這些都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