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化一看真是張敦一時間也是又驚又喜,趕忙給其弄了些吃喝,倆人坐在一邊楊化這才細細詢問張敦為何會來到這裡。
張敦聞聽不禁是一聲長嘆:“這就說來話長了,那天你們撤走之後我就帶著人馬殊死血戰,無奈是寡不敵眾,眼看大勢已去,原本我就想一死殉國,結果我那個親兵小伍你知道吧?他和其他人連拉帶拽的把我帶出了關城,說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說出來也不怕楊將軍你笑話,我一時意志不堅,就跟著他們逃了出來。”
楊化聞聽不禁笑道:“這也是人之常情,老張你也不必介懷,那後來你們怎麼來到這裡的?”
“唉,我們逃出來之後生怕被楚軍抓到,是東躲西藏,受的那些苦就別提了,後來聽說吳王帶兵前來與楚軍決戰我們幾個這才前來投奔,不料剛到營門口就被當奸細給抓了起來,要不是遇上楊將軍你我們真是百口莫辯啊。”
聽完張敦的講述楊化不禁拍了拍對方的肩頭:“你也別在意,底下的弟兄們也是例行公事,這樣,你既然回來了就和我一起去見吳王,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你正好助大夥一臂之力。”
“這...”張敦聞聽忽然面露難色。
“怎麼,老張你還有什麼顧慮的嗎?”
“楊將軍你看,南嶺關丟失我也難辭其咎,結果到最後非但沒能與關隘共存亡,自己還逃出來了,這要是見到吳王,他會不會怪罪啊?”
楊化聞聽不禁把手一擺:“我當是什麼難事呢,這些你不必放在心上,我之前都說了如今正在用人之際,連我吳王都沒有重罰,還能為難老張你嗎?你剛從前敵回來肯定知道些楚軍的細情,這就隨我去面見吳王,我楊化擔保你沒事。”
張敦聽到這裡懸著的心多少有些放下了,這才跟隨楊化一起去面見姚安,對於張敦的歸來後者起初也很驚訝,後來聽了張敦的敘述,加上楊化一再求情也不禁頗為同情,和宋義等人一商議就暫時不予追究,留張敦在軍前效力,由於張敦剛從前敵逃回來,眾人不禁詢問起了其所知關於楚軍的情報。
“其實末將正欲稟報,我有一計,或許可以擊破楚軍。”
姚安等人聞聽俱是精神一振,他們可知道張敦乃是追隨姚衝轉戰多年的宿將,說話辦事比楊化之流靠譜的多,他既然這麼說必定是有其根據,於是便當即追問起了詳情。
“據末將所知楚軍的糧草輜重眼下都囤積在距此三十里的柏鄉,並且防守鬆懈,我軍若是派兵前來突襲必獲成功,糧草一失楚軍必定大亂,當時我軍再趁勝追擊不怕楚軍不退。”
姚安等人聞聽是紛紛大喜,唯獨宋義多少還懂些軍事,不禁猶豫道:“久聞林堅擅於用兵,那柏鄉如果真如此要緊他怎會不派重兵防範,這不會是楚軍引咱們上當的詭計吧?”
張敦聞聽不禁激動道:“宋兄,您這話莫非是懷疑張某乃是楚軍派來的奸細不成?”
宋義聞聽不禁連連擺手:“老張別誤會,我沒有這個意思,只是覺得事有蹊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