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林堅此時在附近的高地上看得是清清楚楚,他不禁大為焦急,趕忙與身旁的韓良,徐震等人商量對策,可一時間大夥也拿不出什麼有效的辦法,正在林堅一籌莫展之際,忽然發現秦儒軍的左側不知怎麼陣形大亂,而且很快就出現了潰逃的現象。這讓林堅等人是大惑不解,明明之前的戰鬥中還是對方佔優勢,莫非這是什麼計策?感覺也不像啊。
“算了,事到如今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林堅琢磨了一會兒終於把心一橫,下令全軍猛攻對方的左側,其實就當時的局面而言林堅此舉多少有些孤注一擲的意思,可形勢所迫他也別無選擇,幸好最終的結果證明林堅判斷是正確的,由於左側的潰敗導致了一系列可怕的連鎖反應,最終秦儒軍只得接受失敗的結果。
這一仗楚軍一直向南追殺了二十里方才罷休,僅僅俘虜就將近萬人,可以說這是林堅從軍以來屈指可數的大勝,儘管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在林堅與韓良等人猜測秦儒君為何會莫名其妙大亂的時候張駿帶著陌生人興高采烈的來到了眾人面前。
“主公,末將為您引見一人。”說著他指了指身旁那個陌生人。
“這位劉壯,劉將軍,是末將以前在赤林軍裡的故交老友,這次多虧他臨陣倒戈,我軍才得以大獲全勝。”
林堅等人聞聽都不禁頗感意外,當即便向張駿詢問起了具體的經過,原來這個劉壯和張駿乃是同鄉,又幾乎是同一時期加入的赤林軍故此以前交情就不錯,只是後來由於戰事這才天各一方,最後張駿投降了林堅,而劉莊則輾轉到了秦儒手下,不過由於他既不是前官軍,又不是讀書人,故此雖然其戰績彪炳,可在秦儒手下一直未受重用,這不禁讓他心生不滿。
前一陣林堅動用張駿,徐震等人利用自己昔日的人脈分化瓦解秦儒所部,張駿當時就想到了劉壯,故此託人給他送了封信,希望他倒戈投降,劉壯當時就動了心,只是苦於一時半會兒沒有合適的機會,說來也巧這次大戰劉壯所部正好被部署在了左側,還跟張駿所部交上了鋒,張駿在亂軍叢中一眼就認出了劉壯,當時就大聲呼喚,劉壯一想此時不反更待何時?於是就當即率部臨陣倒戈。
其實原本他部下的人馬並不多,即便全部投靠了楚軍也未必能對戰局起到決定性影響,可問題是當時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結果導致左側的其他秦儒軍都陷入了混亂,而楚軍又恰恰抓住了機會,結果拿下了這場有些不可思議的大勝。
聽完張駿的講述林堅等人這才恍然大悟,對於劉壯頓時多了幾分親近之意,畢竟要是沒有人家這一仗勝負如何還真不好說,不過林堅越回想這個名字覺得越似曾相識,感覺應該也是遊戲中的知名人物,可對方的長相他卻很陌生,忽然林堅腦海中靈光一閃,不禁脫口而出道:“劉將軍你是不是有個愛好的朋友叫做馬明?”
“不錯,莫非楚公也知道我兄弟的名號?”劉壯聞聽不禁是一陣詫異。
“有耳聞,有耳聞。”林堅搪塞道,心裡卻是感慨萬千,要知道劉壯和馬明在遊戲原本的劇情中也算得上是風雲人物,按照設定赤林軍敗亡之後他倆率領殘部投靠了南漢,在對抗張羽的戰鬥中屢立功勳,從而得到了南漢王的賞識,派他們攻打棘南各郡,試圖對張羽形成夾擊之勢,可沒想到這倆攻下棘南之後居然不再聽南漢的指揮,是自立為州刺史,並且與張羽結盟,南漢攻打了他們數次,最終都被其與張羽聯軍擊退,後來也只得無奈接受他們獨立的事實。
這個劉壯論才能不如馬明,只是因為年紀較大,後者又一直把其當兄長看待,故此才被推為首領,可遊戲設計者似乎故意和他開了個玩笑,按照設定他當上刺史之後貪圖享受,縱情玩樂,之後沒多久就把自己給折騰死了,由於當時他孩子都還太小,沒法統領部眾在這個亂世生存,於是大夥就推舉馬明接任了州刺史,之後甚至近而稱王,成為了亂世群雄之一。
由於按劇情設定劉壯在遊戲正式開始之前就已經死了,所以官方就沒給他繪製具體的畫像,關於其的事蹟主要都是透過劇情與人物在講訴,所以即便許多老玩家對於這個人物也沒多大印象,而林堅則是因為當初覺得這個名字有點土氣所以才印象深刻,萬沒想到今天居然會與對方在此會面,說來這無疑又進一步打亂了林堅原本所知的遊戲劇情,可說來劉壯與張羽原本就有複雜的恩怨糾葛,如今這結果未嘗不是種命運的安排吧?
由於深知劉壯的能力,加上這次多虧對方楚軍才能取勝,故此林堅對劉壯是大加封賞,令後者是大為感動,到處都跟人讚歎林堅知人,楚軍上下對於林堅這種破格用人的作風早就已經習慣了,故此也不以為意,只是大夥都不太明白林堅看人的眼光怎麼能這麼準,每次他破格重用的人事後都被證明是一等一的人才,當然其中的奧秘林堅是不可能告訴別人的,即便說了大夥也未必會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由於三星堆一戰的大獲全勝,遼南戰場上的局面徹底倒向了林堅一邊,就連秦儒手下不少人也看出遼南恐怕是守不住了,此時北吳方面主動提出接秦儒及其人馬前往洋州,日後再伺機反攻,應該說這個方案在戰略上是頗為明智的,就連之前提到過的那個馬明也建議秦儒接受這個方案。
然而秦儒的想法與這些人不同,其實他從骨子裡就不信任北吳,之前是為了對抗林堅,不得已這才向對方稱臣求援,可一旦自己放棄了遼南退往洋州那就完全是寄人籬下了,別說秦儒的自尊心無法接受,萬一對方乘機把自己架空奪取了兵權,那自己之前的種種努力不是就白費了嗎?故此秦儒是堅決不同意南撤,一再宣告要與遼南共存亡。
此時馬明展現出了他高人一籌的膽識與手腕,他明白再這麼跟著秦儒死守遼南只有死路一條,自己絕不能這麼坐以待斃,於是他便向秦儒建議由自己陪同秦儒的長子秦禮退守遼,洋二州的邊境,這樣既能保證北吳方面援助的安全,必要時也能為秦儒軍留一條退路。
秦儒雖然行事固執可畢竟不傻,他也明白馬明在打什麼主意,可遼南的局勢畢竟岌岌可危,馬明能提出帶著自己的長子也算是保全了秦家的血脈,故此秦儒最終同意了馬明的建議,撥出一部分精銳由其和秦禮帶領南下,而此舉後來也為林堅陷入人生頭一場大危機埋下了伏筆。
喜歡如何君臨天下請大家收藏:()如何君臨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