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安牽馬走在冷清的街道上,天色剛剛籠明,又是年關,:街道上只有一些零零星星的攤位賣些早點吃食,整個升銘縣彷彿還沒有醒來一般。
薛雪在方安的身旁嘮叨些讓他注意身體之類的話,方安一邊聽一邊應承著,圓圓則是牽著他的另一隻手,三道人影在晨光中漸漸靠近縣城北門。
方安本不想驚動雪姨和圓圓,悄悄離開便是,奈何起來的時候發現雪姨已經親自下廚做好了早飯。
三人到了縣丞北門處,方安便發現了李光宗正在和另一位少年說些什麼,那少年臉上有著些許不耐煩。李光宗身後還垂手站立著另一位中年人,腰繫長刀,眼神銳利。
見到方安到來,李光宗停下和那少年說話,轉而向方安說道:“小友,我與你介紹一下,這是犬子李耀,是與你一同去往白都靈師學院的另一人。這位則是李固,由他負責你們一路上的安全。”
李固朝方安點點頭,沒有說什麼。而李耀向方安見了一禮,口中說道:“方兄,一路上還請多多指教。”
李光宗一直叫方安小友,而李耀則口稱方兄,雖然輩分有些亂,但這在靈師中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大家各交各的。
靈師修為境界高了,往往擁有數千年壽元,同一修為境界的靈師,甚至年齡差個幾百上千年也不是不可能,真要論輩分,那才是真的亂。
所以靈師之間除了親屬關係之外,大家基本上都是按照修為論資排輩。李光宗修為雖然比方安高出好幾個境界,卻稱方安為小友,這是表示將方安放到了同等的位置對待。
“見過李兄。”方安面色不變的回了一禮,剛剛李耀身上的靈力一閃而逝,虛靈境界的修為彰顯無疑,顯然是想故意給方安一個下馬威。
“好了,天色不早,準備出發吧。”李光宗自然是察覺到了李耀剛才的舉措,心中暗歎口氣,不過他也不好多說什麼。
方安和薛雪倒了別,又蹲下身抱了抱圓圓。
圓圓今天格外的乖巧,不哭不鬧,這反而讓方安更為心疼。
颳了刮圓圓的小鼻子,方安便起身上馬,與李耀和李固二人策馬離去。
直到方安的背影模糊了起來,圓圓才撲到薛雪的懷裡痛哭起來。
白州之地多為平原,本應十分富饒,但卻因為處於九州最北,因此冷冬漫長,糧食只熟兩季,人口自然也是九州中最少的。
無數個城邦稀稀落落的分佈在白州之上,城與城之間往往相隔成百上千裡,普通人一輩子大概也走不了幾座城。
傍晚時分,冬臨城南城門處迎來了三位風塵僕僕的身影。三人中兩位少年,一位中年,均騎著烏騅馬,正是已經離開升銘縣三天的方安三人。
“冬臨城到了,我們就在冬臨城歇息一天,做好充足的補給,後天再出發。”望著眼前巨大的城門,李固鬆了口氣說道。
他們三人自從離開升銘縣之後,每天除了趕路之外,並沒有在任何城池停留,三天便已經走完了一半的路程。
當然,這也主要是因為三人騎乘的都是烏騅馬,若是普通的馬匹,現在怕是連一小半路途都沒走完。
眼看冬臨城正巧在路線之上,三人商議之後,便準備在冬臨城停留一天,放鬆一下精神,順便補充些食物與飲水。
“這三天每天都是肉乾,嘴都淡出鳥來了,我想打兩隻野味吃吃都不行,今天總算能吃頓好的了。”李耀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