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如來此次妖猴安天,而後又派駕下文殊普賢二位菩薩二度為天庭平亂,在天庭玉帝眼中已經是舉足輕重的盟友。
似乎這一點,在天上地下都能感受得到。
“你二人可將青獅,白象二人打發下界。
“佛祖,都已安排好了。下一步我們將如何打算。”
“剩下的,我去尋一人,商議之後。在做打算,你二人盯著青獅白象,不要讓二人下界讓道教有所察覺。”
文殊普賢,點點頭,雙手合十道“是,佛祖。”
這一日,如來安排了二妖青獅白象諸事,準備去菩提那裡,要與菩提商議下一步該如何謀劃,以圖大業。
釋迦牟尼如來,一時三刻便又來到了菩提修行的處所,誰知那菩提卻早已在那裡等候,擺了茶,見瞭如來先是道賀。
“想必,佛兄的毒已解的差不多了吧!”
“此事還要多謝菩提兄了,看來菩提兄已經悟得長生之法了,實在羨慕啊!”說罷,釋迦牟尼如來接過菩提遞的一杯茶。
菩提眉開眼笑道:“佛兄,客氣了。如今你在那天庭之上收降了石猴,兩次平亂,想必這回是在那玉帝和天地眾神仙面前勢威無比了吧。”
釋迦牟尼如來搖搖頭,微笑道:“安天確實立威,光耀無比。可是……”
於是,釋迦牟尼如來把安天大會,以及金蟬子毒素之事,加上之後佛門因那蟠桃會之事二度天庭平亂的事情訴說了一遍。說完搖搖頭道:“雖說此一來,我在天庭施展了法力,眾仙刮目相看,但這只是第一步,距離真正的目標還相距甚遠,這下一步還不知作何打算,特意來和菩提兄商議。”
菩提笑笑接著道:“你今天來,所為何事啊?”
釋迦牟尼如來笑道:“菩提兄,你本就是那智慧和先知的化身,更何況現在已達天道之上,怎猜不出我此次前來的意圖。”
菩提點頭一哈哈一笑:“我還是先給你講講那四大部洲的情形吧。
“哦,那就多謝菩提兄了。小弟願意洗耳恭聽。”
接著,菩提吃了口茶,將那四大部洲的情形慢慢說給如來聽。
菩提說道:“原本那四大部洲在女媧造人之前,本屬一地,空寂荒涼,只有走獸花木,後女媧造人,婚配繁衍,日漸繁盛,經歷許久,經過許多時光的轉變,中央大地分為四大部洲。自人族誕生以來,原本類同,而後有不同性情,這幾種不同性情的人也慢慢聚集、遷徙,分別聚集於四洲。現在,人類遍佈四洲,而這四大部洲現又各有不同。這西牛賀洲,形如滿月,位於須彌山西方,多牛羊金玉,原為四大天王之一的善察四方的西方廣目天王守衛;東勝神洲則是土地極為廣大,肥沃,原為慈悲為懷的持國天王守護;北俱盧洲的人膚色甚淺,起初被疑為異類妖魔,只得北上,少悲傷,多搶奪,只有純物慾的享受,缺乏對道法的興趣與尊崇,因此當初曾派了福德守財多聞天王守護;南瞻部洲的人,則不同,最大的特點,則是有無數的,所以能造種種善惡業行,是以當初有令眾生增善的增長天王看護,但此洲之人也具有思維能力、慚愧心,所以能修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具有意念、勇猛心。形諸於外的則是為了他人的利益,寧可犧牲自己;忍受各種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則是展現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受能受,願供養心神的佛道精神,應該最易於教化,尊我佛意。若開拓佛法疆域,我看從那南贍部洲著手最為合適,佛法所傳之處,可幫其廣結善念,去除心中苦難。以南瞻部洲為開端,從而逐步將佛法傳揚於四洲天下,則佛門大業可成。”
如來不發一言,仔細聆聽。
菩提又接著說:“那南瞻部洲雖可教化,但普遍敬道,而少有禮佛。如欲將佛法傳佈於此洲,讓那眾人廣為信奉佛門宗義,必將經歷一番揚佛抑道之舉,方可成行,那道門興盛,佛門欲興,並非輕而易舉,一日之功。”
如來點頭,:“菩提兄真是真知卓見。我為此早有準備,我整理了佛經典籍,正欲透過佛經傳布佛法。”
菩提一聽點了點頭,接著道:“若想要普渡天下眾生,需要眾生皆有菩薩願,即發大弘願,渡一切眾生。”
如來問道:“不知如何讓那眾生願意行大願渡一切眾生?”
菩提繼續道:“你曾經整理和目前宣講的佛法都是小乘,需傳大乘佛法,方能如願。”
如來想了想道:“道兄我已明瞭,之前佛門傳誦的都是小乘佛法,講究獨自靜修渡己;而如欲讓佛法更廣為接納,彰顯我佛門之士的影響力,則需要有入世渡人之,方為爭取更多人信仰我佛之態勢,此乃大乘。”
菩提點頭,誇贊釋迦牟尼如來悟性:“立大乘經,發菩薩願,許以成佛正果,方能讓那廣大入世眾生皆來修行,普渡最廣大眾生。”
如來連連點頭道,我即刻修大乘佛法,然後送往那南瞻部洲。
“此法也可,但卻不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