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悟空鬥戰勝佛寓意> 第四百二十八章 《燈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八章 《燈油》 (1 / 2)

修禪何處用工夫,馬劣猿顛速剪除。

牢捉牢拴生五彩,暫停暫住墮三途。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從容玉性枯。

喜怒憂思須掃淨,得玄得妙恰如無。

話表唐僧師徒四眾離了玉華城,一路平穩,誠所謂極樂之鄉。去有五六日程途,又見一座城池。唐僧問行者道:“此又是甚麼處所?”行者道:“是座城池。但城上有杆無旗,不知地方,俟近前再問。”及至東關廂,見那兩邊茶坊酒肆喧嘩,米市油房熱鬧。街衢中有幾個無事閑遊的浪子,見豬八戒嘴長,沙和尚臉黑,孫行者眼紅,都擁擁簇簇的爭看,只是不敢近前而問。唐僧捏著一把汗,惟恐他們惹禍。又走過幾條巷口,還不到城。忽見有一座山門,門上有“慈雲寺”三字。唐僧道:“此處略進去歇歇馬,打一個齋如何?”行者道:“好,好。”四眾遂一齊而入。但見那裡邊:

珍樓壯麗,寶座崢嶸。佛閣高雲外,僧房靜月中。丹霞縹緲浮屠挺,碧樹陰森輪藏清。真淨土,假龍宮,大雄殿上紫雲籠。兩廊不絕閑人戲,一塔常開有客登。爐中香火時時爇,臺上燈花夜夜熒。忽聞方丈金鐘韻,應佛僧人朗誦經。

四眾正看時,又見廊下走出一個和尚,對唐僧作禮道:“老師何來?”唐僧道:“弟子中華唐朝來者。”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攙起道:“院主何為行此大禮?”那和尚合掌道:“我這裡向善的人,看經唸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託生。才見老師豐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當下拜。”唐僧笑道:“惶恐,惶恐。我弟子乃行腳僧,有何受用?若院主在此閑養自在,才是享福哩。”那和尚領唐僧入正殿,拜了佛像,唐僧方才招呼徒弟進來。原來行者三人自見那和尚與師父講話,他都揹著臉,牽著馬,守著擔,立在一處,和尚不曾在心。忽的聞唐僧叫“徒弟”,他三人方才轉面。那和尚見了,慌得叫:“爺爺呀!你高徒如何恁般醜樣?”唐僧道:“醜則雖醜,倒頗有些法力,我一路甚虧他們保護。”

正說處,裡面又走出幾個和尚作禮。先見的那和尚對後的說道:“這老師是中華大唐來的人物,那三位是他高徒。”眾僧且喜且懼道:“老師中華大國,到此何為?”唐僧言:“我奉唐王聖旨,向靈山拜佛求經。適過寶方,特奔上剎,一則求問地方,二則打頓齋食就行。”那僧人個個歡喜,又邀入方丈。方丈裡又有幾個與人家做齋的和尚。這先進去的又叫道:“你們都來看看中華人物。原來中華有俊的,有醜的。俊的真個難描難畫,醜的卻十分古怪。”那許多僧同齋主都來相見。見畢,各坐下。茶罷,唐僧問道:“貴處是何地名?”眾僧道:“我這裡乃天竺國外郡,金平府是也。”唐僧道:“貴府至靈山還有許多遠近?”眾僧道:“此間到都下有二千裡。這是我等走過的。西去到靈山,我們未走,不知還有多少路,不敢妄對。”唐僧謝了。

少時,擺上齋來。齋罷,唐僧要行,卻被眾僧並齋主款留道:“老師寬住一二日,過了元宵,耍耍去不妨。”唐僧驚問道:“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陰都錯過了,不知幾時是元宵佳節?”眾僧笑道:“老師拜佛與悟禪心重,故不以此為念。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試燈。後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謝燈。我這裡人家好事,本府太守老爺愛民,各地方俱高張燈火,徹夜笙簫。還有個金燈橋,乃上古傳留,至今豐盛。老爺們寬住數日,我荒山頗管待得起。”唐僧無奈,遂俱住下。當晚只聽得佛殿上鐘鼓喧天,乃是街坊眾信人等送燈來獻佛。唐僧等都出方丈來看了燈,各自歸寢。

次日,寺僧又獻齋。吃罷,同步後園閑耍。果然好個去處,正是:

時維正月,歲屆新春。園林幽雅,景物妍森。四時花木爭奇,一派峰巒疊翠。芳草階前萌動,老梅枝上生馨。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色新。金谷園富麗休誇,流風慢說。水流一道,野鳧出沒無常;竹種千竿,墨客推敲未定。芍藥花、牡丹花、紫薇花、含笑花,天機方醒;山茶花、紅梅花、迎春花、瑞香花,豔質先開。陰崖積雪猶含凍,遠樹浮煙已帶春。又見那鹿向池邊照影,鶴來松下聽琴。東幾廈,西幾亭,客來留宿;南幾堂,北幾塔,僧靜安禪。花卉中,有一兩座養性樓,重簷高拱;山水內,有三四處煉魔室,靜幾明窗。真個是天然堪隱逸,又何須他處覓蓬瀛。

師徒們玩賞一日,殿上看了燈,又都去看燈遊戲。但見那:

瑪瑙花城,琉璃仙洞,水晶雲母諸宮:似重重錦繡,疊疊玲瓏。星橋影晃乾坤動,看數株火樹搖紅。六街簫鼓,千門璧月,萬戶香風。幾處鰲峰高聳,有魚龍出海,鸞鳳騰空。羨燈光月色,和氣融融。綺羅隊裡,人人喜聽笙歌。車馬轟轟:看不盡花容玉貌,風流豪俠,佳景無窮。

三藏與眾僧在本寺裡看了燈,又到東關廂各街上游戲。到二更時,方才回轉安置。

次日,唐僧對眾僧道:“弟子原有掃塔之願,趁今日上元佳節,請院主開了塔門,讓弟子了此願心。”眾僧隨開了門。沙僧取了袈裟,隨從唐僧;到了一層,就披了袈裟,拜佛禱祝畢,即將笤帚掃了一層,卸了袈裟,付與沙僧。……又掃二層,一層層直掃上絕頂。那塔上層層有佛,處處開窗,掃一層,賞玩贊羨一層。掃畢下來,天色已晚,又都點上燈火。

此夜正是十五元宵。眾僧道:“老師父,我們前晚只在荒山與關廂看燈,今晚正節,進城看看金燈如何?”唐僧欣然從之,同行者三人及本寺多僧進城看燈。正是:

三五良宵節,上元春色和。花燈懸鬧市,齊唱太平歌。又見那六街三市燈亮,半空一鑒初升。那月如馮夷推上爛銀盤,這燈似仙女織成鋪地錦。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盡鐵鎖星橋,看不了燈花火樹。雪花燈、梅花燈,春冰剪碎;繡屏燈、畫屏燈,五彩攢成。核桃燈、荷花燈,燈樓高掛;青獅燈、白象燈,燈架高檠。蝦兒燈、鼈兒燈,棚前高弄;羊兒燈、兔兒燈,簷下精神。鷹兒燈、鳳兒燈,相連相併;虎兒燈、馬兒燈,同走同行。仙鶴燈、白鹿燈,壽星騎坐;金魚燈、長鯨燈,李白高乘。鰲山燈,神仙聚會;走馬燈,武將交鋒。萬千家燈火樓臺,十數裡雲煙世界。那壁廂,索琅琅玉韂飛來;這壁廂,轂轆轆香車輦過。看那紅妝樓上,倚著欄,隔著簾,並著肩,攜著手,雙雙美女貪歡;綠水橋邊,鬧吵吵,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對對遊人戲彩。滿城中簫鼓諠嘩,徹夜裡笙歌不斷。

有詩為證。詩曰:

錦繡場中唱彩蓮,太平境內簇人煙。

燈明月皎元宵夜,雨順風調大有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