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鬥戰勝佛傳說孫悟空> 第一百四十六章 :《觀音禪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六章 :《觀音禪院》 (1 / 3)

話說天庭與靈山亂事均已平息,一時間各方看似安定無事。

難得的平靜帶來的卻是暗流湧動,各路神仙紛紛忙於領地擴張,收取更多供奉,從上至下,概無例外,佛門人丁漸興,更是如此。

神仙受供奉無外乎兩種,一種弟子多的,便遣子弟至人家中做法,收些贈送。

一種是弟子較少,便建立道觀廟宇,設立供壇,人們燒香祭禮。

神仙之間雖無約定,但也有章法,自己擴張,別人的地界通常不去打擾,免生事端。

西天自打安定了天庭大亂,平定了靈山內禍,傳經一事已成為各種場合包括蘭盆會的最主要話題,靈山一眾上神幾乎都在談論佛祖要傳大乘經於世,佛徒的思想和行為也逐步在轉化。

也有如毗藍婆菩薩者,乃是一心做個世外清修之士,逐漸也與那眾人無甚共同話語,自打二百年前最後一次參加蘭盆會後,便獨自隱居千花洞,不再過問佛門之事。

觀音菩薩早已感知傳經乃是佛門既定之要事,最為關注,同時也在暗中做著準備。

觀音本居於南海普陀山,自打跟了佛祖如來,四海常往,普濟天下,對各方各處瞭如指掌,自是知道哪裡最為重要,在重要之地提前佈局乃是先手,上仙都知曉其中奧妙。

根據東土至西天的地形,觀音選中一南贍部洲與西牛賀洲交界之處。

此地正在東土前往西天的要道之路上,不如那東土道門興盛之地,而已經是佛道穿插共生之前沿處,是為必爭之地,尋思若在此界立佛門之名,必可佔據先機。

見那裡已有一廟宇,觀音便準備親自去往造訪。

此地原本有一禪院,多年以前,有一長老出家至此,因修行甚高,做了方丈,此位長老與眾僧有所不同,為人特別喜好金銀寶物,廣納錢財,院內有一水池,外人皆傳言裡面堆滿金銀,便稱其為金池禪院,那長老也被稱為為金池長老。

這金池長老除了廣納錢財,也廣結人緣,喜歡四處結交。

距此地東南二十裡不遠處有一山名為黑風山,是個僻靜優美,山水清靈,瓊崖爭秀,蒼松翠柏,花草芬芳,百鳥爭鳴的真修所在。

金池在寺院內每日誦經,偶有煩悶,便出門閑遊,行至山下,見此山生得靈秀,石木皆奇,不禁贊嘆,想自己年事已高,終日誦經唸佛,竟未曾進到過此山深處,便決定繼續向前,一探幽靜。

行至山林深處,遠遠見有青煙升騰,不禁心下奇怪,心想:“難道這深山裡還有人家居住?好奇心驅使,金池向著青煙出處走去。”

走近一看,原來,此處有一山洞,洞口頗大,能容幾個人同時進出,洞前有一塊平地,那平地上立有一個丹爐,看來是有人在此生火煉丹。

金池見此,更是驚奇,如此人跡罕至,居然還有人修行,既然也是修行之人,乃是同道,不妨前往拜望,想到這裡,金池來到洞前,向洞裡張望,看有無人在,扣壁呼喚。

話說煉丹者的確是住在這洞內,乃是一黑熊修煉成精。

這黑熊生得高大威猛,擅長煉制長生等各類丹藥,修得接近了人形,平日在此洞內生活、煉丹。四下裡結交些這山中的狼蟲蛇獸。

這一日,黑熊精一早升起爐內丹火,便回洞休息,卻忽聽洞外有人呼喚,聲音陌生,不知是何許人,便出來一探究竟,見是一僧人模樣打扮的老者在向洞內張望。

長老在洞外聽見有人走出來,定睛一看,嚇得是腿腳發麻,跌倒在地。

原來,這黑熊精雖是人形,但頭面依舊是黑熊模樣,如此行將出來,凡人皆要唬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