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城堡是典型的歐洲古堡,但是卻是白石古堡。張衛寧到達時,白芸天親自迎接,並介紹說,她喜歡像希臘—聖托里尼那種風格的白色建築。
白色的古堡,建在一處高地上,古堡腳下鋪滿了綠色的青草。那座白色的建築,似乎昭示著,建造它的文明,存在某種精神,至少,在所有碳基生命體的視覺中,白色,昭示著希望與無限的可能——白色的光蘊含著七色的光,多彩的,生命的光芒。
古堡腳下鋪滿了綠色的青草,則像是王國腳下的臣民。這是人類統治,並與綠色的自然和諧的存在的精神。
當張衛寧第一眼看到白色的古堡與綠色的草地時,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也進入了所有碳基生命體的視覺直覺,但他真誠的希望,眼前的美景所昭示的精神,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能真正成為現實——正如用手觸控那些白石時所帶來的質感一樣,帶著陽光的溫度,真實,厚重。
而白芸天則像是一位使者,迎接張衛寧和張國陽那天,她隻身前來,身著白色長裙,飄然行走於青草地上,像一位白裙天使,又像是那座白色古堡的女兒。
在白色古堡內部聚會時,張衛寧發現,古堡內部有些陰暗,很顯然,現代照明裝置可以使古堡的內部光鮮亮麗,做到這一點並不難,但是白芸天當然是希望保留古堡原有的氣息——歐洲中世紀的氣息。
古堡內部仍然使用燭臺照明,大型的吊燈燭臺——當然,其實是燈盞模擬的火燭。
古堡內部聚會,到場的人,都穿著前裁得體的西裝或是禮服,沒有商標,顯然是私家裁縫訂製的。難怪,在參加聚會之前,白芸天另外為張衛寧父子二人準備了西服。張國陽回憶了進門時的情形,似乎只有保安的衣服上才有品牌標識。
聚會來往的人,舉止優雅有分寸。有俊朗少年,青春少女,也有年紀稍大一些的人。對於那些年紀青青就能參加這樣檔次聚會的人,白芸天小聲介紹說是某財團的繼承人。對於那些年紀已經不年輕卻仍然濃妝豔抹的貴婦人,張國陽還是有些不適應——讓他想起了古堡中的吸血鬼。
但也許吸血鬼還更加環保一些!因為在某部影片中,吸血鬼的衣服,雖然看起來與普通衣物相同,但實際上就是從它們自己面板上長出來的生物組織,是它們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張國陽推想,它們在洗澡的時候,同時就可以把“衣服”洗了。
很可惜,它們並不洗衣服,那些服飾動輒上100萬,一件上衣就可以在C國中小城市買一套不錯的套房,完全可以說是“價值連房”。這些脫衣服它們並不洗,而且只穿一次就扔了。
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可是,他們的地球和窮人的地球也許並不一樣,他們是地球真正的主人,而窮人只是地球的一部分,就像青草,或者,草下的泥土。
聚會開始之後,白芸天很快介紹了一些人物給張衛寧父子認識。這些人都是一些“基因公司”的高管、董事或技術專家,經白芸天介紹,他們知道張衛寧是醫學界人士。他們當然知道普通的醫學界人士是沒有機會出席這樣的高階聚會。
也正是這時,張衛寧才突然想到了什麼。他不記得自己有告訴過白芸天“換腦”的事——難道,是曹院長透露的?或者,就是陳廣彪本人透露過?
當然,張衛寧轉念一想,也許只是自己多慮了。如果不算上“換腦”主刀的光環,張衛寧在其它手術,學術及醫學界的履歷也絕對稱得上是專家中的專家,絕對夠格出度這樣的高階聚會
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衛寧老醫生眼中的不安,白芸天后來對這些人補充介紹了一句:“衛寧教授是一種盆景病毒的發現者和專利擁有人。”
這些人都是一些“基因公司”的高管、董事或技術專家,白芸天並沒有說明他們來自哪一家公司,這些人也沒有自我介紹,不過。張衛寧聽他們談吐,他們對行業是很熟悉的。不僅如些,這些人與張衛寧談話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大專案,這些專案,在基因產業鏈上,也處於高科技高利潤環節——基因產業鏈上最低端的環節,就是發現和販賣變異基因,這是最沒有技術含量,最沒有道德,最暴力的環節;第二環節是萃取,因為並不是所有變異基因都是有用的基因,需要分類,識別,找到有用的那些;第三環節是製藥,基因藥品,但這些藥品只是疫苗類藥品,雖然是高階藥品,但是沒有遺傳性,父輩使用藥品後,基因不發生改變,或發生改變的基因無法遺傳給下一代人,就像父輩打過疫苗,子代是不能遺傳疫苗功能,仍然需要再次接種疫苗;第四環節,最高階的環節,重組人造基因,並且,遺傳給下一代人。
這些“基因公司”,都染指了第四環節——就張衛寧本人而言,他內心始終是牴觸的,他認為人類觸及基因重組,是染指了上帝的工作。而且,對於基因產業鏈在第一環節血腥暴力的事實,他是深惡痛絕的。對於第四環節,他則認為比第一環節還要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