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7年4月。
一天後,張衛寧應邀參加陳廣彪的宴會。他把8年級的筆記本放回了書櫃裡,出門,打了一輛計程車。
這輛計程車上,司機居然在睡覺。張衛寧插醒了他:“喂,師傅,我說,我已經上車了,你還是手動駕駛吧。”
張衛寧沒有想道的是,那司機居然說:“這趟不收你錢,你自己開,我昨晚熬了夜,要睡會兒。”
張衛寧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不過,介於附近不太好召喚計程車,去參加宴會又快要遲到了,他只能同意了司機的辦法:司機在後坐上睡覺,張衛寧在前面開車——事實上,4月的TJ市霧霾仍然很重,這霧霾與幾十年前的霧霾早經不是同一回事了——全球變暖之後,全球同溫區域增加,大氣的流動性很差,很多時候,在夏季霧霾也不會消散。
“自動駕駛!”張衛寧發現這款車型手動操作不太方便,乾脆啟用了自動駕駛,反正,這一款車,使用的是比較高階的北斗導航,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二十分鐘後,張衛寧來到陳廣彪的高階會所。下車時,張衛寧還是刷卡付了錢,他看著那呼呼大睡的計程車司機,苦笑著搖了搖頭,(真是不知道,這年頭,是人在開車,還是車在開人)。
張衛寧望著那遠去的計程車,若有所思——那車的人工智慧系統已經接收到了另一份訂單,載著睡夢中的司機,消失在了車流中。
“啊,張教授,歡迎歡迎……”陳廣彪親自在門口迎接張衛寧,“怎麼……”陳廣彪見張衛寧盯著計程車,“您是不是有東西落在車上了?”
“沒有沒有。”張衛寧擺了擺手。“那計程車搭載的,是我xchang商會比較高階的3D導航系統。”“嗯,我剛才也看到了,自動駕駛能力很強,那司機居然在車上睡覺。”張衛寧正與陳廣彪說著話,這時,另一個出現了。
“喲,驚濤博士,久違了久違了……”唐驚濤來了。
……
陳廣彪知道,在大部分人眼中,博士教授之類的人都是些眼鏡片比菜板還厚的書呆子,就只知道宅家看書……事實上,無論在哪個時代,重大的科技專案,必須經由各行各業的專家,協手完成,正如陳廣彪的換腦手術。
並不只有商務人士才需要拓展人脈——對於這一點,陳廣彪很有自信,他自信這些人並不是宅男,可以請到這些科學界的“大佬”們來參加自己的派對。
不過呢,陳廣彪也深知,科學界的人士,不像商界的人士,他們比較清高,不好酒色。他們好什麼?陳廣彪研究過,這些人,別的不好,就好吵架,為了一些誰都聽不懂的狗P理論,兩個人可以吵上一整天。
(不知道今天他們吵些什麼內容。)陳廣彪想道,此時,他已經坐到了鋼琴席上,開始為大家演奏著一支舒緩的鋼琴曲《綠野幽徑》(如果要吵,也應該在祥和的音樂中吵吧。)
張衛寧和唐驚濤正在討論一些話題,也還有一些其它的科學家在場,陳廣彪發現,正如他所料的那樣,這些人,處事似乎都不太圓滑,每個人都人自己的個性,他們喜歡爭論,但似乎並不會傷和氣。
針對科學界人士的能言善辯,陳廣彪專門為這些“專家”設定了一個發言茶几,讓大家更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個茶几就像是玩牌一樣,每個人的發言有自己的回合。這樣一來,大家就不會搶著發言,每個人都享有公平的發言時間。
(一個學術辯論茶几)陳廣彪微笑著想道。
陳廣彪相信,有了學術辯論茶几,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科學家願意到自己的會所來,自己也可以藉機拓展更廣的人脈。想到這裡,陳廣彪指間的鋼琴曲旋律漸漸變得歡快起來。
唐驚濤和張衛寧兩人單獨開了一桌茶几,12號茶几,陳廣彪在彈奏間隙瞟了兩人一眼,(看來,兩位專家是要辯論點兒什麼了……這些人似乎就像是小孩子一樣)陳廣彪內心暗暗笑道。
“兩位專家,你們好。”12茶几在茶几的桌面上顯示道,“下面,我開始為二位提供辯論的論題。”
“陳總還真是別出心裁啊。”張衛寧對唐驚濤說道,其實他覺得這茶几真的很無聊,如果派對能早點結束,自己就可以實驗室繼續研究昨天發現的那種新型病毒了。
“茶几的人工智慧是由我們飛雲公司提供的。”唐驚濤有些詭秘又有些得意的說道,“在市場上賣得很好。”
“張衛寧先生的觀點是:未來社會,人類會變得像螞蟻一樣各司其職,人類在外型上也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基因工程會改變很多東西,而且,最先進的機器,不再是由鋼鐵和電子系統做成,而是生物體,連房屋都會變成生物體。”12號茶几說道。
“什麼意思?”張衛寧對唐驚濤笑道,“這個,就是人工智慧給我提供的話題?”
“是的。”唐驚濤說道,“茶几的AI知道你是醫學生物學專業,所以,它為您量身訂製了這個話題,怎麼樣,感覺是不是很貼心。”
“還不錯,”張衛寧說道,“不算太無聊。”他看了一眼不遠處的陳廣彪,(陳總這是換腦之後的後遺症還是怎麼回事?)
“驚濤博士確定這款茶几在市場上賣得很好嗎?”張衛寧問唐驚濤道。
“銷量真不錯,比全自動麻將機暢銷多了。”唐驚濤自通道。
(哦!)張衛寧倒是吃了一驚,說到麻將機,他是懂的,50歲上下的老頭兒,麻煩嘛,時不時還是打一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