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聲中,眾人歡送馬季先生。
一代大師殞落,下一位大師會在哪裡呢?
位於弔唁人群中的張遠,瞥了眼身旁的郭老師。
還不夠。
能力上還行,對行業的貢獻也有講。
但氣度還差得遠。
行大事者,成大事者,無不需要一片廣闊的胸襟。
能團結所有可團結之人的,才叫龍頭。
相較之下,在郭老師身旁的謙哥反倒更有些捧哏大師的風範。
“正邪”,“黑白”,謙哥都能說上話,跟誰都能坐一桌。
有事或者辦事,也是一呼百應。
儀式結束,本家馬冬招呼大家一起去吃飯。
本山大叔則來找到張遠。
“我得趕緊回去,劇組正等我呢。”
“嗯,那我吃完飯就走。”張遠用眼神示意道:“我怎麼也算門裡人,扭頭就走不合適。”
“那行,我也吃了再走,省的讓人說閒話。”本山大叔便拉著他一塊去吃飯。
席面上,光德遠社的人就坐了滿滿三桌。
他與郭於二人坐一塊,本山大叔畢竟是大名人,被邀請到了主桌,與姜琨,馮拱和馬家嫡系坐一塊。
不過趙老師也是體面人。
因為張遠客串他的戲都沒要錢。
他也打聽了,現在找他客串的價格炒的挺高,一天就得十幾個。
所以本山大叔特意拉著他一起和主桌的人又聊了會兒。
“哎,聽說你不要拜袁先生嘛。”本山大叔特意說起了這是。
因為袁闊成青壯年時期,常年在營口工作,所以算是東北曲藝界的大人物。
趙本衫提起他老人家也是很尊敬的。
這會兒是特意給張遠話頭呢。
“這個,今天是馬先生的大事,說我的事不合適吧。”張遠還退了一步。
“沒事,我父親喜歡熱鬧,更願意看見曲藝行開枝散葉。”本家馬冬發話。
心想這小子的確比他師兄會來事,以退為進給我們家面子,我也不能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