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蛋公雞。”
“公雞中的戰鬥機,噢耶!”
片場附近。
宋玬玬在前比畫著,張遠則站在一臺攝像機前假模假式的拍攝著。
“停!”本山大叔從旁起身,比了個暫停的手勢。
“不行,你的調太低了。”
“得往上走,得興奮。”
“因為你這個人物,這個時候她來勁。”
“又拿錢又拍廣告的,得意的很……”
見到本山大叔給丹丹老師講戲,張遠靠在一旁。
“和你合作那麼多年,就倆字。”
“費勁!”宋玬玬笑著抱怨道。
宋玬玬來到劇組後,趙本衫一忙完下午的戲,便拉著她一塊準備其他工作。
“你就請我吃這個?”
抱著盒飯的宋老師抱怨道。
但抱怨歸抱怨,這位也不挑,照吃不誤。
“回頭請你吃好的,現在時間緊。”
本山大叔也沒瞎說。
時間的確緊張。
就像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時,老謀子要兼顧電影和奧運開幕式的設計一樣。
趙本衫除了要拍攝《落葉歸根》外,還得兼顧一件大事。
春晚小品!
是春晚需要趙本衫,還是趙本衫需要春晚。
前期和後期不同。
部分人和老百姓心中,對此事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但終究,臺柱子這一稱號,在這個年頭,這個階段,是屬於趙本衫的。
全國人民的趙本衫,甚至被冠以了這種稱號。
帶來榮譽的同時,也壓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