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的飯局上。
張遠與謙哥吃著聊著。
你要說菜品水平,就是家常菜。
肯定與張遠平日裡招待客人用的私廚差遠了。
但偶爾換換口也不錯。
再加上也是人家的情誼。
自己下廚和找廚師做,意思肯定是不同。
一個是招待家人,一個是招待朋友。
既然是招待家人,那氛圍肯定應該非常放鬆才對。
但桌旁有那麼多徒弟在呢。
徒弟怕師傅,就是學生怕老師,等級壓制,很常見。
再加上郭老師又是個尤其喜歡標榜傳統的人。
傳統師徒體系中,徒弟對師傅就要更加恭敬了。
當然這也應當是雙向的。
徒弟拿師傅當爹供著,師傅拿徒弟當兒子養著。
但在老年間,這種理想關係基本是不存在的。
無論是關小彤的爺爺關學增先生,還是劉詩施的爺爺劉田利先生。
這二位年少窮困,學藝時不光要幫忙打雜,還時常會受到師傅師孃的辱罵鞭打。
並且就這樣伺候著,還不教能耐。
劉田利老爺子十三四歲時就每天偷偷看師傅表演,拿紙記“樑子”。
也就是所謂的故事梗概,以及一些詞句。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幫師傅就拿學生當小工使,才捨不得教活呢。
老爺子裡也就袁闊成先生好些,畢竟從他爺爺那輩就是行裡的名人,袁門三傑嘛。
所以袁先生是沒怎麼吃過苦的。
到了現在,德遠社這幫小子們。
郭老師和王慧對孩子還算不錯。
尤其是那幾個出跳的,給吃給喝,給零花,買衣服褲子照顧住宿。
雖然起初的條件不好,但至少養活著。
說活這事上,也算得上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