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片場。
李連界在白天看到了張遠演示的三套功夫後,便把這年輕人當成了半個自己人。
畢竟七星螳螂拳,鷹爪功和雙手劍的那三位高手,都是自己的老友,還是一共創造了《少林寺》這部神片的夥伴。
所以到了晚上準備打戲時,他便覺得。
既然我是高手,對方也不差事,那咱們就直接來吧!
就像郭德罡和餘謙一樣。
他倆說相聲前,從沒有一句句對詞的。
那是學員才幹的事!
哪怕是新節目,一段半小時的新相聲,郭老師也就會列大概一百多字的大綱。
然後在開演,換大褂前,兩人往後臺一坐,邊吃飯,謙哥還抽著煙。
隨口說幾句。
“一會兒說到這裡,您給個節骨眼。”
“到這邊,我一使相,您就動手。”
“這裡是個網路段子,您打個馬虎眼……”
就這麼大致一說,要不了五分鐘十分鐘的結束了。
接下來便全靠兩人在臺上的即興反應和多年功底。
演完之後再透過觀眾反應調整節目內容。
要不怎麼老郭非得拉著謙哥商演呢,一般人還真接不住他。
李連界現在的想法也是如此。
都是內行了,還套啥招啊!
那幫老外才需要套招呢,咱們都這幾個窩裡出來的,大概說下就得了。
老李和八爺一起和他說了一下。
“一開始,你先打我。”
“我不還手。”
“到第二組鏡頭時,我倆配合好,一開始你動手我躲。”
“到最後我以守代攻,在能夠殺傷你的情況下收一拳,展現人物的蛻變。”
張遠這角色說是客串,其實還有不少臺詞呢。
但最主要的還是打戲。
這場戲的內容其實不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