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在幽州戰死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在長安坐鎮的曹德的耳朵裡。而且,曹德接到這個訊息後也並沒有多大的反應。
公孫瓚的敗亡是註定了的。首先,公孫瓚佔的這個地方不行。幽州,不僅是在大漢的東北角上,也是在中原的東北角上。而這就導致了幽州的經濟比起中原還是要差一節的。
雖然說曹德的益州和公孫瓚的幽州是很類似的,可是益州和幽州還有著很大的不同。
幽州的北邊就是茫茫的大草原,而大草原上卻是存在著狼一般的敵人,這也就導致了公孫瓚不禁需要面對來自中原的敵人的攻擊,還要提防著北邊草原上的敵人的窺視。而曹德就不同了,益州的西邊就是大山,縱然就是有敵人的存在,那他們也沒法對曹德形成很大的危害。
而還有一點,益州的四周基本上全被崇山峻嶺給擋住了,這樣一來,益州的百姓遭到外面的敵人的進攻的機會就小了很多。而幽州更是不同了,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士兵們跨上戰馬想怎麼跑就怎麼跑,所以幽州的百姓的富裕副也是比幽州的百姓差的很多。
所以,公孫瓚滅亡了。然而,公孫瓚的滅亡並不是沒有好處的,因為袁紹接管了公孫瓚的地盤,讓袁紹的實力得以擴充,讓袁紹得以爭霸天下的資本又雄厚了幾分。
所以,現在袁紹的目標就只剩下了幷州。
幷州,原本是董卓的地盤。董卓在洛陽裡胡作非為的時候,幷州的掌權者就是董卓的女婿牛輔。
牛輔這個人沒什麼大本事,他最大的好處就是聽話,而且還是董卓的親人,所以牛輔才能位居幷州牧這一美差。
而牛輔也是沒讓董卓失望,沒有鬧出什麼比較大的么蛾子,老老實實的待在幷州給董卓看家護院。
之後,董卓戰敗,在董卓生死未知之時,曾經董卓仰仗的李傕郭汜卻是背叛了董卓,而一直不待受董卓見的牛輔卻對董卓忠心耿耿的。所以,董卓才能繼續在幕後佔據著幷州,期待著東山再起的機會。
可是,董卓沒機會了。因為涼州和幽州已經分別成為了曹德和袁紹的地盤,接下來,曹德就得和袁紹互相整頓幷州了。
幷州,這幾年在董卓的暗中指揮下發展的速度也是很快的。而董卓從一個屌絲成長到一人之側萬人之上再到窮困潦倒。可以說,董卓已經嚐遍了人間疾苦。於是,大難不死的董卓終於開始反思自己。
所以,幷州才會有了今日的昌盛。所以,幷州才成了別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按照曹德自己的計劃,自己擁有了益州、涼州和半個司隸之後,完全可以關上大門,靜靜地看別人互相掐架。等他們都打累了,遍體鱗傷的時候,自己出去一陣拳打腳踢,收拾幾個筋疲力盡的傢伙豈不是易如反掌。
可是,當曹德在長安與賈詡、徐庶和郭嘉,討論下一步行動方針的時候,賈詡三人都提議曹德要佔領幷州。
因為幷州有一道天然的屏障,太行山!
太行山基本上就是幷州和冀州的分界線。有了太行山作為阻礙,只要把守住最主要的幾個關口,那可就是相當於掌握了全天下的主動權。
如果曹德再拿下幷州,曹德的地盤看似都是在大漢的邊緣地區幾乎將整個大漢半包圍,可是曹德的防守都是有險可守的。這樣一來,家裡邊安全了,你才能敢在外面大刀闊斧的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