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瑗連連點頭,又催促了好幾聲,裴釗這才走出寢殿用過早膳,一路往宣政殿行去。童和微微放慢了腳步,低聲道:“陛下之前所想的果然不錯,昨天夜裡端娘來找老奴,說是那丫頭竟然跑到她面前去求情。”
裴釗不動聲色,童和便將事情盡數說與他聽:“......後來端娘覺得古怪,便悄悄跟在後頭,不想卻親眼看見那丫頭進了沈尚宮的屋子,沈尚宮可是蘇二夫人的表妹。這麼一來,究竟是何人向蘇家洩露訊息的,此時便是昭然若揭了。”
裴釗眉頭微蹙,冷冷道:“朕從前放她一條生路,不過是為了給阿瑗和孩子積德,況且從前阿瑗對她畢竟有些青睞。既然如此,如今朕也不用顧慮甚麼了,該做些甚麼,想必不用朕來說與你聽。”
童和忙道:“陛下的意思老奴省得。那丫頭向來自視甚高,宮裡人緣並不好,若是得罪了沈尚宮,被施以私刑致殘也好,致死也好,皆是天命。而沈尚宮身為二品女官,竟敢動用私刑,自然要罰。”
裴釗不置可否,童和小心翼翼道:“陛下,還有一樁事情。是老奴的徒弟元祿前來稟告的,棠梨宮那位婕妤娘娘,如今大約依舊不甚安分。”當下又將沉香一事細細稟告。
裴釗神色冷淡,頗為不耐:“她不是稱病一直不來向阿瑗請安麼?今後她便不用再來請安了,免得阿瑗見了她又徒生煩惱。”
童和愣了愣,旋即明白了裴釗的意思。如此一來,孫妙儀無疑是等同於進了冷宮,便小心翼翼道:“那......娘娘那邊......”
“朕會去同她說。”裴釗道:“下早朝後,朕要一個滿意的答覆。”
童和連忙應了下來,飛快地向元祿遞了一個眼神,見他不著痕跡地悄悄退了下去,這才放下心來隨裴釗前去早朝。
待下朝後,元祿果然候在宣政殿門前,恭聲道:“啟稟陛下,奴才已經辦好了差事,特來向陛下稟告。”
裴釗並未多問,元祿又道:“陛下,棠梨宮孫婕妤的貼身宮娥沉香方才來報,說是婕妤娘娘在棠梨宮內幾次三番無故打罵宮人,奴才不敢怠慢,便請掖庭的人一同前去察看,事情果然與沉香所言一致。除此之外,沉香還言之鑿鑿說,從前宮裡那樁巫蠱之案其實是孫婕妤所為,陛下可要親自過去看看麼?”
裴釗淡淡道:“這樣的事情莫要拿來叨擾朕。”轉頭對童和道:“此事由你親自來辦,從前她為了爭寵,竟敢拿阿瑗作筏子,朕看著阿瑗的份上姑且饒她一命,便將她送到安國寺去,與文氏一同日日為阿瑗誦經祈福罷。”
童和原本以為,倘若按著裴釗從前的性子,孫妙儀此番定然是性命不保了,未成想竟然是這樣可以稱之為寬宥的處置。便賠笑道:“陛下仁慈,與娘娘真是天生一對。”
“仁慈”二字向來是與他沾不上邊的,如今被童和這樣一說,裴釗方才醒悟自己竟然變了這麼多。
從前的他,生在無情的帝王家,長在腥風血雨的沙場上,從來不耐煩去揣測人心,願意歸順便用,不合他意便沙,這才是他一貫的作風。可如今面對這些讓他厭惡至極的人,他竟然會下意識地手軟,願意留他們一條生路。
他可以為了許多緣由去殺很多人,可是卻只會為了她,選擇不殺人。
回到朝陽殿時,蘇瑗已經用過了早膳,正興致勃勃地擺弄著甚麼,裴釗湊上去一看,原來是幾個孔明鎖,便笑著去摟她:“你方才一直在玩這個麼?”
蘇瑗點點頭,將自己手裡那個舉起來給他看:“你還記不記得這個?”
裴釗便認真地看了看:“有些眼熟,我看這上頭的花紋並不像是中原所產,倒像是番邦所制。”
蘇瑗嗔怪道:“這個可是你送給我的,怎麼連你自己都忘記了?”
裴釗聞言愣了愣,便接過孔明鎖來細看,這才想起數年前自己打仗回來,還特意將這隻孔明鎖打磨光滑了送給她,不由得微微一笑。蘇瑗見他終於想起來了,便歡歡喜喜地湊過去,同他一起研究孔明鎖的玩法。
兩個人笑鬧了許久,裴釗見她臉色不錯,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阿瑗,有一件事情我要同你商量。”
蘇瑗見他神色有些凝重,便認真地點了點頭。裴釗便將事情的大致說與她聽,只是隱去了一些令她擔心的東西,末了,方沉聲道:“阿瑗,這樣的事情若是放在以前,我決計不會饒她性命。不過這樣一來你定然不會開心,所以我想,不如把她送到安國寺去,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