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溫熱的掌心一下一下輕柔地拍在背上,甚是舒適,蘇瑗卻睡不著,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戳戳裴釗的鼻子,吶吶道:“裴釗,我這個人啊最近又能吃又能睡,你會不會覺得我這樣像頭小豬?”
裴釗一本正經道:“最近?阿瑗,你不是一直都是這樣麼?”見蘇瑗氣鼓鼓地瞧著他,便大笑著將她摟進懷裡:“你若是不想當小豬,便辛苦一下,給我唱支歌謠吧。”
這麼簡單的事情她當然不假思索地答應啦:“好啊,你想聽甚麼?”
“就是那一日在山洞裡你給我唱的。”他含笑將她摟緊,下巴貼著她的發,耳邊很快響起了歌聲:
“月光光,照滿堂,桂花長滿籬笆牆。小姑娘,紅衣裳,額間點著梅花妝,哭哭笑笑吃蜜糖......”
清越動聽的歌聲在帳中迴旋,他慢慢閉上眼睛,心中甚是安寧。
翌日裴釗起得比往常還早些,好在端娘耳力甚好,因聽到寢殿裡頭有輕微動靜,便在門外低聲道:“陛下起身了麼?奴婢請童公公進來伺候陛下更衣。”
裴釗道:“不必,你且在外頭候著,朕有事要問你。”
端娘答了個“是”,心中甚是不解,正好此時童和亦走進來,便輕聲道:“公公,陛下方才說有事要問奴婢,公公可知是何事?”
童和道:“陛下的心思誰敢揣測,既是問你,大約是與娘娘有關。”
果不其然,裴釗從寢殿出來後,問的第一句話便是:“我這兩日並未見她用過蘇夫人送來的膳食,可是已經吃完了?”
端娘道:“回陛下,倒是還剩幾塊點心,不過娘娘近日胃口很好,不像前幾日那樣只吃蘇夫人做的點心。奴婢怕她吃厭了,因此這幾日都沒有呈上。”
裴釗微微點了點頭,又問了些事情,果然如童和所言,件件皆與蘇瑗相關,連蘇夫人多久送一次點心都要過問,端娘一一答過,見裴釗似乎不準備再問了,便含笑道:“娘娘曉得陛下早朝前不愛用早膳,特意囑咐奴婢為陛下備了湯餅,清淡又有湯水,應當會合陛下口味,請陛下用些再去上朝罷。”
裴釗微微一笑,果真吃了湯餅方離開,童和卻留了下來,小聲道:“趁著娘娘此時還未起身,你速速將蘇家拿來的點心送去御醫署,我已經打點好一切,你一進去,自然會有人來應你。”
端娘奇道:“這是為何......”話剛說出一半,她已然明白了甚麼,不敢置信地看著童和:“公公,這......”
“咱們都是宮裡的老人了,甚麼大風大浪都見過。”童和緩緩道:“這世間上,為了得償所願不擇手段,甚至舍了自己親生骨肉的人難道還少麼?你莫不是忘了,當年的宋淑妃和前朝的許榮華?事關重大,咱們不能不謹慎些。”
端娘沉默半晌,終於點了點頭:“奴婢省得,待御醫們驗過之後一定馬上稟告陛下,無論結果如何,都絕不會讓娘娘曉得。”又面露憂色道:“雲蘿那丫頭出嫁後,娘娘身邊就只奴婢一人,其餘宮人平日裡除了做些粗活,半步都踏不進長樂宮的大門。奴婢不覺得辛苦,只是擔心得力的人太少,照顧不好娘娘。可情形特殊,又不能另添人來伺候,真是為難得緊。”
童和笑道:“倘若是為這個,你大可不必擔心。”他猶豫了一下,還是低聲道:“陛下已經命我去安排好了,再過幾日便帶著娘娘去驪山的行宮。待從驪山回來,娘娘便不用住在這長樂宮,屆時你亦不用這樣辛苦。”
他這番話說得甚是含蓄,可端娘還是聽出了弦外之音:“公公是說,陛下準備在那時候......”
童和意味深長道:“太后出宮到安國寺為國祈福,在我朝並非沒有先例。”
端娘登時明白了裴釗的打算,不由得吃了一驚,隨即想到安國寺中的人,更是不安:“可是公公,文太妃亦帶著十四公主在安國寺修行,她會不會......”
“從前的琅琊夫人,或許會生出些枝節來,可如今的文太妃,又如何敢違背陛下的旨意?”童和道:“話已至此,你該清楚了罷。”
端娘心中甚是喜悅,可面上依舊不動聲色:“奴婢多謝公公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