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一邊聽一邊不停的點頭,她也覺得走陸路好,至少可以見識見識沿途的風土人情。現在在船上,一眼望去,除了水還是水,實在無聊極了。
“就到柳亭碼頭。柳亭碼頭是個大碼頭,南下北上的人多,咱們上了岸,他們再找生意也容易。就這麼定了,我去跟船老大說一聲。”陳炎楓三言兩語拿定了主意,轉身出艙去找船老大。
到柳亭碼頭又走了兩三天。
柳亭碼頭確實是個大碼頭,臨河節次鱗比、密密麻麻蓋滿了房子,從碼頭上去,走上幾十步,街道就岔開了,一分二,二分四,一大片幾乎望不到邊的客棧、貨棧呈扇形鋪開。
這是李巖見到的頭一個有點城鎮樣子的城鎮。
陳炎楓和船老大結了帳,一行四人先找車馬行,買輛車是大事,;因為這一行四人,連玉樹在內,沒一個肯背行李的。
陳炎楓順手抓了個賣糖瓜的小販,問清楚鎮子上最大的車馬行在哪裡,四個人直奔過去。
車馬行在鎮子邊上,往外漫伸出一大片地方,空地上,一排排的柱子上栓著牛驢騾馬,旁邊的棚子裡,胡亂放著獨輪車,牛車,還有幾輛看起來相當不錯的大車。
陳炎楓看著人頭攢動的車馬行,皺起了眉,周睿也有點愣神,李巖雖然不懂世情行事,可看兩個人都皺著眉不往裡進了,就知道有哪兒不對,“怎麼了?”
“船老大說過,柳亭碼頭三天一小集,十天一大集,照常理,牛馬行都是大集做生意。今天連小集都不是,照理說,車馬行里人應該很少。”周睿解釋道。
李巖喔了一聲,她對大集小集,以及有些東西一定要逢集才買這件事,不是太理解。
“進去瞧瞧。”陳炎楓說了一句,大步進去,周睿急忙跟上,李巖緊盯著腳下,掂著腳尖,躲過滿地乾的溼的牛馬大便,儘可能跟上陳炎楓和周睿。
車馬行最裡面,栓著七八頭毛色油亮、健壯年青的騾子和馬,陳炎楓直奔這幾頭騾馬。
站在健騾和馬後面的屋子門口,手裡捏著只小茶壺,掌櫃打扮的人,見陳炎楓直奔健騾和馬,急忙將小茶壺放到桌子上,堆起滿臉笑容,迎著陳炎楓上來幾步,一邊哈腰一邊笑道:“這位爺一看就是貴人,您眼光真好,您看看這幾頭騾子,都是馬騾,這幾隻都是四六口,這隻小點,也過了三口了,這兩匹馬更好,原是養了要送給揚州那邊的貴人們用的,從小起就是黑豆拌細草,一天至少喂四遍,壯得很……”
掌櫃熱情無比的挨匹介紹,掌櫃說的越好,陳炎楓眉頭皺的越緊,越好越貴不是,就是拉車的馬,車上就兩個小丫頭,不用那麼好,老驢都能拉得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