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十四章 暗流湧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 暗流湧動 (2 / 2)

“可是宮裡面的拱聖直呢?這怎麼辦?”趙昀想到了安傑和他麾下的拱聖直。

“不會有事的,拱聖直只要在他們的飯食裡面下一點藥就能解決!而且微臣也準備了一批人,隨時可以入宮勤王,只要聖上點頭,我們便隨時可以發動了!”余天錫立即答道。

趙昀沉吟了一下,似乎還在猶豫,余天錫接著說道:“城中皇族之中以及文臣之中也有我們可靠的人,他們隨時都做好了準備,出來勤王護駕!陛下,不能猶豫了!這是最好的機會,一旦高懷遠在許州解圍的話,那麼一切都晚了!他的聲譽將會如日中天,再也沒人可以扳倒他了!勝負只在此一搏了!難不成聖上願意永遠當他高懷遠的傀儡不成?”

余天錫這一句話便徹底擊中了趙昀的痛處,趙昀痛恨高懷遠已經很長時間了,這樣傀儡一般的生活,他早就過的夠夠了,趙昀幾乎要被這樣的生活折磨的瘋掉了,要不是余天錫給他了新的希望的話,恐怕這會兒他已經徹底瘋了。

他如何不想拿回自己的權利呀!為了這一天,他甚至早就效仿當年漢獻帝那樣,給了余天錫一個玉帶詔,讓余天錫暗中籠絡力量,助他重獲皇權。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他豈能坐失這樣大好的時機呀!大不了就是一死,總比天天被關在如同監獄一般的皇宮裡面要強吧!

“好!發動吧!只要愛卿你幫朕奪回皇權,那麼不管你要什麼,朕都給你便是!”

“微臣絕無貪戀權勢之念,微臣只不過是不想看到高懷遠如此專權,將大宋玩弄於股掌之中罷了!只要能幫聖上奪回皇權,那麼微臣立即便回鄉行醫去!”余天錫信誓旦旦的答道。

這句話把趙昀感動的差點淌下熱淚,人一旦偏執的希望得到什麼東西的時候,便會腦子不太好使了,趙昀這會兒早就忘了,余天錫想當年可是史彌遠的門客,他一個醫者,為什麼要依附史彌遠呢?不還是希望得到權力嗎?可惜的是趙昀卻忘了這一點。

余天錫這個人無法用常人的思想去衡量他,他以前不過就是一個郎中罷了,但是這個人自少年起,便不安分,行醫的事情馬馬虎虎,卻一直在琢磨著如何當官。

郎中想要入官的話,最終也不過是能混到太醫局裡面當個太醫罷了,有品級卻沒權利,余天錫從來就沒有想過只當個帶品的太醫,而且他沒路子,也混不到太醫局裡面,所以早年他便投入到了史彌遠門下,當了一個門客,就是想要混出個好歹來!

結果沒成想他還沒混出頭,史彌遠便被高懷遠給拔掉了,後來高還遠雖然對他既往不咎,看他醫術還不錯,發到了太醫局當太醫,但是這廝卻一點高懷遠的好也不惦記,居然在看到高懷遠專權之後,又打起了匡扶皇帝的主意。

這小子別看只是個太醫,在京城之中以及地方倒是頗有一點人脈,經常頂著太醫的名號,出入城中權貴家中為官員們診病,倒是也真就籠絡了一批對高懷遠心存不滿的人來。

畢竟高懷遠以武入官,又專權於朝野,當官的還真是有不少人看不慣他這種行為,所以有時候時不時的會罵上高懷遠幾句,加上高懷遠也不搞什麼文字獄之類的東西,所以這幫人一邊罵高懷遠,還要一邊給高懷遠辦事,讓余天錫漸漸的摸清了不少人的想法,暗中說動了一些人想要從龍,再扶植趙昀掌權,一旦到那個時候的話,余天錫便是首功,那麼跟從他的這些人自然也都會被重用的。

劉大勇自從年初感上了風寒之後,便一直都沒有痊癒,找了太醫局的太醫看了很多次,藥也著實吃了不少,不但身體卻每況愈下了起來,雖然換了幾個太醫,但是劉大勇卻不知道這些太醫都是余天錫暗中安排的,他們早已串通好,要害劉大勇了。

所以劉大勇到入夏之後,便已經開始臥床不起,但是他也沒有想到,這是余天錫這幫太醫在後面動的手腳,進入六月之後,他的身體便更是不堪了,軍務也無法處理,全交給了手下的人代他打理。

而紀先成六月初的時候也因為偶然得病,被太醫這麼一看,便也病倒了下去,逐漸的也無法操持政務,在家中靜養了起來。

而很多在京城裡面身居要職的高懷遠一系的人,這段時間來,莫名其妙的紛紛病倒,找郎中看吧!都是一些很正常的病,瞧不出個所以然來,就連魏了翁也在前不久,莫名其妙的病倒在了床上,就此一病不起,讓許多事務都停頓了下來。

而不管是賈奇還是紀先成,起初都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即便是可能意識到了,也沒有朝深處想,因為他們都被這段時間的平靜所迷惑了,甚至於還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為了不讓高懷遠分心,讓高懷遠把精力都集中在前線的戰事上,他們不約而同的將紀先成等人病重的訊息給隱瞞了下來,平日和高懷遠的情報來往之中,閉口不提這些事情,以至於高懷遠在軍中始終不知道這些事的發生。

賈奇這個時候更是因為提前得知高懷遠的計劃,為了為高懷遠偵得更多金軍的情報,動用了暗刃的力量,帶著一批歸不隸屬於軍方的精銳手下,在六月十五便離開臨安,趕往了中原,想要以暗刃的高手,為高懷遠偵得更多有關金蒙的情報。

加上高懷遠被蒙古大軍兵圍許州的訊息傳回京城之後,原本還懼怕高懷遠的一些人也都認為是他們“撥亂反正”的機會到了,而那些還處於猶豫不決的人也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絕不能就這麼放棄了。

於是最不該大意的事情卻還是大意了,最不該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六月二十九日,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還都集中在許州這個小小的中原城池的時候,臨安城又發生了驚天大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