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順 (1 / 2)

張方點頭稱謝之後之後對楊漣興道:“既然國大人不知道,那麼在下也不妨告訴國大人也罷!自從我朝高樞相查知蒙古大軍將要進攻貴國訊息之後,便立即動身前來了利州路,並且立即調動了四川全境的宋軍精銳共計十數萬大軍,已經屯兵於西合州、天水軍、成州以及鳳州等地,只等國大人一句話,這些大軍便會進入鳳翔路境內,助國大人抵禦蒙古大軍的進犯!而且這次是我們高樞相親自督師前來,絕對可確保萬無一失!

但是假如國大人不答應的話,那麼我們也就不再等候國大人的答覆了!與其讓漢中之地讓蒙古韃子佔去,使此地大宋遺民遭受蒙古大軍的屠戮,到還不如我們先行奪回,畢竟此地也是我朝舊土,我們拿回去也是理所當然!不過我們高樞相不遠因此再大動干戈,故此才會差遣在下先來勸一下國大人!”

聽聞這個訊息之後,楊漣興的腦袋轟的一下便大了三圈,現在他為了一個蒙古大軍的事情就已經是如坐針氈了,以他的兵力單獨對付蒙古的拖雷這路大軍,就已經離死不遠了,假如事情果真如同張方所說的那樣的話,那麼他的鳳翔路便可以說徹底完蛋了!

想一下張方說的不錯,這一次南宋之所以會行動異常,提前告知他蒙古人來襲的訊息,其實就已經在暗中準備了,而既然對方過來勸降自己,那麼便基本上有把握能佔住鳳翔路,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費這麼大勁跑過來再勸自己投降,自己投降之後假如他們無力抵禦住蒙古大軍的話,鳳翔路照樣還是被蒙古人奪佔了去的話,他們也根本就不必這麼做。

十幾萬大軍,這可是一支巨大的力量,據說拖雷這次領兵入陝,也不過只是帶了三萬多蒙古大軍罷了,假如張方沒有故意誇大宋軍的兵力的話,以宋軍這麼多兵力,應該是能擋得住蒙古大軍的。

聽到這裡之後,楊漣興的心已經徹底活泛了起來,但是他還是沒法立即表態,躊躇了一陣之後他點點頭道:“這件事畢竟不是小事!請張大人且容我思量一二再做答覆吧!來人,先給張大人安排一下住處,妥善款待,不得任何人騷擾張大人休息!”

張方到此便看出來楊漣興基本上已經被他說動了,只差最後下定決心了!於是站了起來拱手對楊漣興稱謝告辭道:“既然如此,那麼在下也就不打擾國大人了!我們高樞相告知在下,給國大人留三天考慮的時間,供國大人決斷,三天之後假如國大人還拿不定主意的話,那麼我軍便不會再等國大人了!我們將會自行進入鳳翔路,同蒙古大軍決戰,假如有任何人攔阻我軍的話,我軍都將給予摧毀!

另外在下不妨再透露一點訊息給國大人聽聽,那就是眼下就連吐蕃的薩迦班智達也已經到利州參謁我朝高樞相,打算聯合吐蕃諸部併入我朝轄下,我朝已經在利州為其建起了一座佛寺,供其居住以及宣講佛教!只待這次高樞相返回利州,便可最後達成協議了!

還請國大人好自為之!多謝款待,在下告辭了!”

說罷之後,張方便扭頭大步走出了楊漣興的客堂,跟著一個楊漣興的親隨去安排他和隨行人員的住宿去了。

楊漣興張大了嘴巴,看著張方離去的背影,這一連串的話如同重磅炸彈(假如當時有的話!不過貌似當時已經有了震天雷這種炸彈了吧!)一般轟得楊漣興腦袋暈乎乎的,半晌有點反應不過來,甚至連送一送張方也給忘了。

一直楞了半晌,楊漣興才算是鎮定下來,趕緊招呼另一個手下親隨道:“剛才那個宋使的話你也都聽到了,切莫說出去,趕緊去查探一下,他所說的可否是真的,這段時間本官忽略了宋人那邊的事情,料想應該坊間有人已經知道一些訊息了!你速速去查問一下!趕緊回來稟報於我!”

那個親隨趕緊領命,轉身跑出了府衙,開始按照楊漣興的吩咐去查訪張方所說到底有沒有這些事情。

而楊漣興彷彿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府衙之中坐臥不安,等著手下人給他帶回來訊息。

就這麼一直等到晚上,那個派出去的手下才急急忙忙的跑了回來,一見到楊漣興便立即說道:“大人!小的已經在坊間查探了一下宋使所說的事情,從利州方向過倆的人多在坊間傳著這些事呢!宋使所說應該不假,大批宋軍數天之前已經進駐到了他們利州的關外數州,雖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兵力,但是數量絕對不少,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朝著關外增兵!

而且吐蕃人的事情據說也不假,在吐蕃諸部之中頗有名望的那個薩迦班智達也確實已經到了宋境之中,宋人在利州為其建起了一座很大的佛寺,供其在利州宣教!”

楊漣興倒吸了一口涼氣,坐在椅子上半晌沒有說話,腦子裡面亂哄哄的一片,反反覆覆的思量著今天張方所說的那些話。

他掰著指頭算了一下手頭可以呼叫的力量,算來算去得出的結論還是他沒法支撐下去,不管是蒙古大軍還是宋軍,他都擋不住任何一支,總之他所轄的鳳翔路只可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被人給佔領了去。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他便接著想,到底該讓誰佔去比較好呢?這個問題倒也沒讓他太過困擾了,因為他熟悉蒙古人的行事作風,他們蒙古人歷來兇殘,只要佔領了鳳翔路之後,那麼鳳翔本地的軍民等到的只能是蒙古人的血洗,而宋人那邊則會好許多,因為畢竟到現在宋人還是拿他們這些漢人當作同胞看待,即便是軍紀差點,也不至於像蒙古人那樣對待這裡的人,所以這一點好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