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一百三十章 撥亂反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章 撥亂反正 (2 / 2)

政務方面在高懷遠的指使下,真德秀和魏了翁、紀先成等人的通力協作,大力整頓吏治,督察院主理,增設了更多的監察御史的數量,然後以欽差的身份,將這批新提拔起來的監察御史派往了各地,糾察地方官員。

刑部更是大力在糾正錯案冤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軍方的支援下,大力打擊了一批魚肉鄉里的權貴親屬,初步控制住了土地兼併的勢頭,而且將許多地方的有錢人透過不法手段強取的土地沒收,發還給原來的平頭老百姓。

比起前段時間趙昀執政期間,政事的處理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宋境之中的吏治在這種雷霆一般的整飭之下,氣象煥然一新,地方百姓也很快感覺到了這種氛圍,對高懷遠更是萬民稱頌。

而至於鄭清之一黨,在臨安逼宮事件之後,基本上都被捕入獄,由紀先成主審,一個個讓他們嚐了嚐原本要給高懷遠準備的那些大刑,然後定他們了個假詔試圖謀害功臣的罪名,也都或流放千里,或充軍發配,抄沒了他們的家產,整得他們苦不堪言。

就這也是真德秀以及魏了翁不斷的為他們求情的結果,高懷遠才答應沒殺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株連他們的親族,在抄沒他們家財的同時,也給他們留了一些可以度日的財物,還給他們留下了一些可以養活他們的田產,做到這一點,真德秀和魏了翁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畢竟這些人當初可是要把高懷遠置於死地的,現在留他們全家性命,還讓他們有活下去的財產,算是高懷遠已經作出了最大的讓步了,即便是一些人再不滿意,也沒話可說了。

地方官員雖然或多或少的得知了京師發生的事情,但是他們也沒有辦法,畢竟名義上各種敕令都是以聖旨的形式發出來的,而且皇帝還是那個皇帝,他們總不能說這不是皇帝發的諭旨吧!所以各種政令依舊只能得到執行,而高懷遠也趁機朝吏部裡面塞了不少自己人進去,趁著監察御史們彈劾一些地方官員的機會,發至地方為官,實質上只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基本上連地方政務也可以掌控住了。

那個在利州接替他的呂偉煥在剛到任的時候,著實的給嶽琨和黃嚴這些人找了一些麻煩,處處掣肘他們的事務,並且在糧餉方面也不足額髮放給他們,特別是在有關階州重建的事情上,更是不給於嶽琨等人支援,還多次派人到階州監察,督促不得收容西夏難民的事務。

這些事情嶽琨和黃嚴等人多次給高懷遠寫信,把高懷遠氣的夠嗆,後來還是黃浩暗中送給嶽琨了不少資金,支援嶽琨向呂偉煥行賄,事情才多少有些好轉,拿了錢的呂偉煥吃人嘴軟,也就稍稍收斂了一些,另外黃浩調撥四川一帶高懷遠所獲的資財,暗中一直支援嶽琨和黃嚴等人,使之各種事情得以繼續推進。

當紹定兵諫剛剛結束不到半個月時間,也就是紹定二年年三月十三日,一道聖旨便發出了京師,宣佈免去呂偉煥四川制置使的職務,以滁州知府趙葵替之,出任四川制置使,同時擢升嶽琨為利州路宣撫使,總領利州四路軍事。

而呂偉煥則因收受賄賂,截留貪墨軍餉等事敗露,被直接就地罷官,送交大理寺審理,當收到這份聖旨之後,呂偉煥當即便癱在了地上,哭的像個孩子似地,但是還是被宣召欽差立即打去了烏紗,就地綁了起來,關入了囚車,一路朝著京師返回。

可憐呂偉煥一把年紀,而且平日享受慣了,哪兒吃得了這種苦呀!一路上風吹雨打,還要受押送他的官兵的斥責辱罵,這廝沒走到京城,便在路上直接掛了,也省的再到京城挨那一刀之苦了,不過高懷遠還是沒放過這廝,讓刑部抄沒了他的家財,直接衝入了國庫之中。

在四川任職的短短不到一年時間之中,呂偉煥便搜刮了數十萬貫家財,可見這廝確確實實是個道貌岸然的斯文敗類,而這些訊息也很快便經過民報的宣傳,讓大宋官民人盡皆知,同時也震懾了不少貪官汙吏,使之在地方為官收斂了許多。

與此同時,高懷遠還宣佈,原來的軍器監和都作院正式合併,還定名為軍器監,歸兵部所轄,原各都統司所轄都作院也改為軍器處,由而劉大勇全領全國軍器監,負責供應各路軍器甲。

並且在楚州、徐州、利州等地的軍器處之中,同時成立了鑄炮坊,從京東調取了部分已經熟悉鑄炮事務的工匠,分派到這些地方,開始大規模鑄炮,還在資金上儘可能的給予支援。

但是忙完了這些事情之後,高懷遠卻沒有太多的時間再去關心政事了,他相信在真德秀、紀先成等人的努力下,南宋政務方面應該會有很大的改善,而他的重心還是要轉回到軍事方面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