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二十三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 (2 / 2)

可是一轉念,他又啞然失笑了起來,假如不是高懷遠這個愣頭青拼了死命發動兵諫的話,恐怕他鄭清之到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學士,這輩子恐怕都坐不上這個右相的位子。

但是他卻不認為自己有今天乃是拜高懷遠所賜,在他看來,武將這東西靠不住,國家還是要他們這些士大夫才能管理的,這幫武將至多也只能當刀使喚罷了。

這也是他為何同高懷遠過不去的主要原因,他就是不願意看到高懷遠這個武夫靠著和皇帝的裙帶關係囂張下去。

但是讓他實在不痛快的是,這一次他不但沒有扳倒高懷遠,反倒被高懷遠狠狠的反咬了一口,他指使的大臣們被高懷遠搞得各個灰頭土臉,還有一些人被翻出陳年舊賬,直接貶黜出了朝廷,對於他的威信來說,這一次無疑是很大的打擊。

但是他暫時也沒有辦法,皇上趙昀還是信任高懷遠,對於他們苦心蒐羅來的那些有關高懷遠的罪名一概不聞不問,照樣還是給高懷遠升官,讓高懷遠繼續把持著兵權,而且他也看出,高懷遠在朝中也有一幫鐵桿擁躉,紀先成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個,這些人把持著言路,讓他無法對高懷遠進行有效的打擊,稍有不慎,這幫人便一擁而上,彈劾於他,倒是讓他現在投鼠忌器,不敢再輕易對高懷遠攻訐了。

想想這件事鄭清之就不痛快到了極點,這段時間以來,他也就懈怠下來,暫時不去考慮和高懷遠作對的事情了。

可是沒成想他不去招惹高懷遠,倒是高懷遠主動找他來了,也不清楚高懷遠葫蘆裡面賣的什麼藥,本想幹脆推辭了拉倒,但是轉念一想,高懷遠眼下在趙昀面前還算是紅人,眼下既然憾不動他的地位,乾脆還是先和他緩解一下關係,於是他收下了拜貼答應赴宴,到了天黑之後,便換上了一身便袍坐了轎子朝醉仙樓行去。

同樣那個卓厚林也感到奇怪,他前段時間也曾經參過高懷遠,後來看到他們這邊的人紛紛被言官們彈劾的落花流水,於是便立即偃旗息鼓,不再生事了,他能坐上這個戶部尚書的位置,其實屁股也不乾淨,看著那些人一些小事都被這些諫官們翻出來猛打,生怕有一天一不小心,自己的糗事也被翻出來,同樣被打的屁滾尿流,他好不容易混到這個位子,就等於是白乾了,弄不好還鬧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所以現在他明白了高懷遠這個人並不好惹,想動他恐怕他們這一系的人還力有不逮,於是便轉變了態度,開始主動向高懷遠示好起來。

這次接到高懷遠的請柬,他立即便答應了下來,他也是個聰明人,猜到高懷遠現在宴請他定是有事求助於他,所以他決心,利用這個機會改善一下和高懷遠之間的關係,省的一不小心,讓那些支援高懷遠的諫院的諫官們盯上他,窮追猛打。

當鄭清之和卓厚林按時來到醉仙樓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的時候了,臨安城中不但沒有安靜下來,反倒顯得更加熱鬧許多,圍繞著西湖兩岸,一片鶯歌燕舞之聲。

坐在醉仙樓高出一個雅間之中,從視窗望下去,高懷遠每次都會回想起南宋早年武進士林升的那首流傳千古的名詩題臨安邸,一句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簡直將南宋百年曆史寫照的入骨三分。

不覺間高懷遠便又吟誦起了這句名詩,同樣讓在座的華嶽也感觸頗深,介面說道:“想當年林升也乃是武進士,可惜的是我們大宋雖然以開科武舉為創新之舉,但是相比文舉,武舉所取名額實在有限,每科多不過五六十人,最少的卻只有一兩個,既便如此,中武舉之人也少有入軍為官之人,說來也是學無所用,現如今雖然我等想要振興武舉,但是以眼下情況來看,卻並不樂觀。

我朝現如今偏安江南已經近百年之久了,可惜也只有大人這次才將少量舊土收回我朝所轄,更令人嘆息的是,現在朝中百官和大人一樣,翹首期盼北復中原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如此下去,將來蒙古大軍一旦滅金之後,豈會再放過我們如同羔羊一般肥美的大宋天下呢?”

經歷北伐冀州一戰之後,現在的華嶽更加堅定的認為,遲早蒙古人也將成為南宋的最大的敵人,以前雖然高懷遠時有提及,他也認為此話有理,但是卻並無切身感受,而經歷過冀州之戰後,全軍上下無不感受到了蒙古大軍的兇猛和殘暴,切身體會到了南宋的隱憂,使這些將領更加相信,高懷遠早年對他們所說,絕非是杞人憂天之話,所以在這方面,高懷遠也尤為得到這些將領們的敬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