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三百三十八章 殿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三十八章 殿後 (1 / 2)

劉統領,蒙古大軍兵馬太多,如此咱們恐怕頂不住呀!一個劉大勇的親兵眼看著如同山洪一般衝來的蒙古騎兵,感受著腳下傳來的馬蹄踩踏地面的震動,有些驚慌的對劉大勇叫道。

劉大勇額頭上浸出一層薄汗,不由自主的攥緊了手中大刀的刀杆,大聲喝令道:確實如此,我們恐怕是頂不住!傳令輜重營,立即丟棄車輛,阻礙蒙古軍的衝擊,其餘人等立即退回來,令弩雄武上!以弓弩頂住敵軍,我們退回河東,不得有誤,動作快點!

於是剛剛組成的兵陣,在得到了劉大勇的命令之後,當即便又散亂了起來,宋軍爭先恐後的朝著渡口湧來,而輜重營那些兵將,則立即將車輛趕到前面,並且斬斷了車轅上的韁繩,拖著這些牲口丟了大車,也朝著渡口湧來。

整個渡口的場面頓時顯得十分混亂,只有弩雄武的兩千兵卒,還算是有序,上前開始列陣,刀斧手為他們設定了一道盾牌和刺槍的防線,其餘的弓弩手在軍官們的喝令下,緊張的列隊,將手中的弓弩朝向了蒙古軍衝來的方向。

大批宋軍開始湧上了渡橋,朝著渡橋東側快跑去,由於太過倉促,人馬擠在一起,令渡橋立即顯得擁擠不堪了起來,不少人一不留神,便被人擠落到了河中,現在河水還很涼,不少人落水之後立即便被凍得直打哆嗦,不得不丟掉了手中的兵器,拼了命的朝著東岸游去。

石卜舉著一杆長柄大斧,率軍分三路朝著渡口的宋軍圍殺了過來,渡口的混亂場景都盡數落在了他的眼中,他心中不由冷笑了起來,宋軍比起彭義斌的兵馬也強不到哪兒去嘛!別看他們守城倒是還算不錯,但是一到平地上,遭遇到他們的攻擊,便立即亂成了一窩蜂了。

劉大勇也沒有想到本來計劃中的撤退居然變成了這幅場景,當即便頭皮麻了起來,如此混亂的程度,簡直可以稱作是潰退了,再這麼擠的話,軍中建制就很可能徹底打亂,結果是即便搶渡過河,再想整隊恐怕也需要很長時間。

突然的變故讓高懷遠也楞了一下,心道糟了,他什麼都算到了,卻忘了交代劉大勇,撤退的時候,儘量保持秩序,而劉大勇顯然也忽略了這件事,雖然戲演得是很逼真,但是這種情況已經演變成了假戲真做了,本來計劃中的誘敵深入的撤退,基本上要演變成徹底的潰退了,如此下去,恐怕不等劉大勇撤過渡橋,蒙古大軍就先咬住他們了。

糟糕!傳令劉大勇,整軍依次撤退,不得潰亂!令他親自督陣殿後,遲滯蒙古軍追殺!高懷遠立即對身邊的傳令兵大聲下令道。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句話果真不假,雖然高懷遠提前已經將事情考慮的很周詳了,但是還是百密一疏,計劃出了漏洞。

傳令兵聞聽之後,立即帶著旗手衝到了渡口東岸,這時候想逆著人群過河傳令已經是不可能了,幾座渡橋上面此時早已擠滿了搶渡御河的兵馬,即便傳令兵有萬夫不當之勇,這個時候也絕難過橋傳令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軍令的傳達,宋代總結了前世諸多的作戰經驗,宋軍在北宋年間,就編制出了一套十分複雜的旗語,透過旗手擺動旗幡,便可以傳達許多既定的命令,而他們又都是宋軍的正規軍,各軍之中都有專司旗語的傳令兵,當傳令兵到達河口之後,眼看不能渡河,便立即揮動手中的旗幡,將高懷遠的將令傳至了河西。

一個傳令兵緊張的望著河對岸的旗手的旗幡,很快便將旗語翻譯了出來,並且傳達給了劉大勇,劉大勇知道自己今天犯了一個大錯,假如繼續任由這麼混亂下去的話,不待他們過河,就被蒙古大軍給堵在河西了。

於是他立即令自己的副將帶督戰隊,奔向幾座渡橋橋頭,整頓退兵的秩序,而自己親自點了兩營精兵,掉頭返回渡口外側,加入到了弩雄武營的佇列之中,並且在弩雄武的佇列前面佈設下了一條防線。

看著遠處蒙古大軍無數戰馬揚起的沙塵離著渡口越來越近,劉大勇立於陣中振臂呼道:神勇軍弟兄們聽了!我劉大勇今日於你等一同在此抵禦蒙古韃子,我們身後就是御河,我們的弟兄正在撤往河東!假如我們後退半步,就是河水!更多的弟兄就將死於蒙古韃子刀下,我們大帥就在河對岸看著咱們!今天大家是騾子是馬是拉出來溜溜的時候了!我劉大勇不敢說自己是員猛將,但是也絕不是一個孬種,今天我姓劉的在這裡問你們一聲,你們願意當孬種丟了我們神勇軍的臉面嗎?你們能退嗎?

雖然這些宋軍將士眼看著黑壓壓遮天蔽日的蒙古騎兵潮水一般的朝他們湧來,但是當聽到了劉大勇這番話之後,也激起了他們的血性,自古有云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戰將乃是軍之靈魂,戰將不怕死的話,那麼當兵的就不會貪生怕死,而劉大勇今天的話讓他們有些熱血沸騰了起來,這些兵將們立即振臂高呼道:神勇軍沒有孬種!咱們即便是死,也絕不後退半步!

而劉大勇率領的神勇軍將士這樣的氣魄,也激起了他們身後本屬於步軍司的弩雄武營將士們的血性,為的一員偏將也抽出了腰刀,大吼道:弩雄武的弟兄們也都聽見了,咱們乃是步軍司的人,也絕不容別人看扁了咱們,今日我宋成在此,也問你們一聲,咱們弩雄武的人可是孬種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