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二百二十章 寶慶之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章 寶慶之變 (2 / 2)

而就在地方上為官的那些史彌遠的黨羽,立即便惶惶不可終日了起來,生怕朝廷會在兵諫之後,擴大打擊範圍,但是沒幾天時間,各地便接到了朝廷的聖旨,聖旨中闡明此事就此為止,以前的事情將既往不咎,只要以後各地官員一心輔佐當今聖上,便不會再提及以前的事情降罪於他們了。

這些人這才總算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雖然不太放心,但是想想史彌遠都已經被弄死了,他們這些人即便是想不答應,以他們在地方上的勢力,也掀不起什麼大的風浪了,於是乎各地地方官員,在這次兵變之後,顯得十分順從,並未發生當初保皇派那邊擔心的作亂之事。

不少地方官員紛紛上書朝廷,儘可能的闡明他們對當今朝廷的恭順,並且極力摘清他們和史彌遠一黨的關係。

而史彌遠一黨的倒臺,無論是在官方還是軍方,乃至是民間方面,同時也引得了一片喝彩之聲,特別是老百姓,這些年簡直要把史彌遠一黨恨到了極點了,在史黨的折騰下,各地地方吏治敗壞,老百姓們苦不堪言,而且史黨還大量印造新會子﹐不再以金﹑銀﹑銅錢兌換﹐而只以新會子兌換舊會子﹐並且把舊會子折價一半。致使會子充斥﹐幣值跌落﹐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故此民間對史黨可以說痛恨到了極點了,這次聽聞朝中武官高懷遠領兵發動兵諫,嚇死史彌遠並且將史黨一網打盡之後,許多老百姓立即奔走相告,額手相慶,禁不住對這次兵諫之首高懷遠是感激涕零。

而官方之中的那些曾經因為不肯依附史彌遠一黨的官員們,還有因此被貶黜的官員們,則更是得知此訊息之後,不少人忍不住喜極而泣,對著臨安城方向跪拜,對趙昀此舉稱頌不已,特別是聽說了像真德秀、魏了翁再次被朝廷召回臨安委以重任之後,南宋學子可以說無不歸服,如此一來,趙昀朝廷這一次獲得了朝野之中大多數士子的支援。

至於軍方,在這次兵諫發生之後,也震動很大,特別是當聽聞這次發動兵諫的高懷遠,在兵諫之後,被朝廷委以重任,被加封為太子少保,官拜樞密使以後,多有點揚眉吐氣的感覺。

雖然宋軍當年在開禧北伐之中慘敗,但是軍方之中和民間這百年之中,對於北復中原的呼聲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特別是軍方之中不少將領,這些年都覺得很是窩囊,史彌遠誅殺了主戰派的韓侂冑之後,便採取了一味的投降妥協政策,主持和金國簽署了比以前更加喪權辱國的嘉定合議,不少主戰派都被逐出朝廷,流放民間,一時間南宋主戰派受到了空前的打擊。

而且史彌遠後來又為已經被韓侂冑削去官爵的秦檜翻案平反,更是令民間一片譁然,罵聲四起,但是南宋軍方一直都不強勢,只能受文官的制約,這些年來,可算是窩囊透了。

這次高懷遠兵諫之後脫穎而出,被委以樞密使一職,無疑對軍方的武官一系來說,是個超級利好的訊息。

大家都知道高懷遠早年和金軍曾經火拼過,算得上是一個標準的行伍之人,而他能以武將的身份晉升為樞密使,執掌南宋軍國大事,這自然說明經過此事之後,武將在朝中的地位得以了極大的提升。

於是各地軍方都為之一振,期待著高懷遠上位之後,能給軍方帶來一些新的氣象。

高懷遠自然不會辜負眾多愛國之士的厚望的,雖然他現在兼著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但是兵諫之後,對於殿前司諸軍的事情,他已經不必過多過問了,有華嶽、趙府堂這些人在,殿前司諸軍將會在他們的率領之下,變得越來越強,用不了多久,便能成為宋軍之中的一支絕對精銳的兵馬。

而高懷遠在出任樞密使一職之後,便立即將目光投向了各地的都統司駐屯大軍以及各地的一些新成立的各種名目的新軍方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