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一個對楊皇后來說極有誘惑力的提議,但是事出突然,楊皇后沒有一點思想準備,雖然聽罷之後覺得欣喜異常,但是卻也有些感到無法決斷,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這個時候史彌遠的手下那些大臣,隨即一起叫道:“臣等恭請太后娘娘垂簾聽政!”
跪在前排的趙昀這會兒總算是明白了史彌遠是個什麼東西了,不由得心裡面對這廝開始恨得咬牙切齒了起來,但是他到底也算是聰明人,知道此刻萬不是表現出來不喜的時候,否則的話,等於是不但得罪了史彌遠,也同時把楊皇后給得罪死了,那樣的話,他即便登基,這倆人照樣能把他給折騰翻。
所以貴誠臉上儘可能不表現出來任何不喜的神色,反倒拜伏在楊皇后面前,裝作誠懇的說道:“母后,史相說的是,兒臣眼下年紀尚輕,對於朝中之事確實很不熟悉,還望母后能垂簾聽政,幫兒臣一起打理大宋天下!這樣一來,兒臣外有史相輔佐,內有母后的幫助,想必便不會出了什麼大的紕漏!懇請母后恩准!”
而這些人之中楊氏兄弟也赫然在列其中,楊皇后這會兒忘了剛剛死了丈夫的悲痛,趕緊起來說道:“昀兒倒是懂事,但是如此大事,還是容本宮考慮一下再說吧!現如今聖上剛剛大行,國不可一日無主,諸位還是要儘快立新君為要!待到聖上大喪之後,本宮再行決定此事好了!”
史彌遠等人也知道這件事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好的事情,於是這才答應下來,紛紛跪拜告退,簇擁著趙昀退出了慈元殿。
而接下來高懷遠根本就和趙昀再也說不上一句話了,史彌遠等人早已佈置好了一切,趙昀彷彿跟提線木偶一般,被這幫人使得團團轉,先是到福寧宮之中祭拜趙擴的靈柩,而此時趙擴已經被迅速的裝殮到了一個巨大的楠木棺槨之中,並且封了起來,已經無人能夠瞻仰他的遺容了,這也就徹底的將史彌遠的陰謀塵封了起來,真正知道這其中內幕的人,恐怕這一會兒只有寥寥數人,即便是高懷遠心知肚明,也並未親眼所見,故此即便有人懷疑趙擴的死因,也只能是一種猜測了!
而作為這場奪嫡之爭的參與者,高懷遠得知宋代的新舊皇帝的更迭,和其它朝代有所不同,宋代的老皇帝死後的第二天新君便要繼位,故此他們必須要緊鑼密鼓的讓趙昀登基,繼承大寶才行。
所以在趙昀祭拜過趙擴靈柩之後,史彌遠立即便詔令百官入朝,另一面才派夏震親自到東宮太子府之中將被軟禁多日的趙竑給接入了皇宮,畢竟趙竑也是正統皇子,假如連讓他祭拜一下趙擴的靈柩都不許的話,一旦說出去,恐怕史彌遠這些人都站不住腳。
至此趙竑才算是結束了他在太子府被軟禁的生活,由夏震將他護送到了皇宮之中,說是護送,其實說白了還是監控。
趙竑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官家趙擴已經駕崩了,但是對於史彌遠這些天都做了什麼事情,他卻一點也不清楚,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被帶入了皇宮,並且直接將他引到了福寧宮趙擴的靈柩前面。
趙竑直到現在還抱著一絲幻想,在哭祭過了趙擴之後,起身對夏震問道:“先帝崩殂,本宮也將繼位,不知吾可還在此位乎?”
而此時百官已經到了皇宮之中的大慶殿之中,趙昀已經被黃袍加身,在史彌遠一黨的簇擁下來到了大慶殿之中,坐上了龍椅,夏震當然對此十分清楚,眼下詔書尚未宣讀,故此夏震陪了個笑臉給趙竑,答曰:“未宣讀先帝詔命以前還應該在此,宣讀以後才即位,太子請先隨下官前往大慶殿聽宣吧!”
趙竑雖然不相信夏震,但是還是心存最後一絲幻想,跟著夏震一起朝大慶殿走去,而高懷遠此時便站在大慶殿門前,帶人把守著大慶殿的殿門,殿中已經響起了史彌遠宣讀詔書的聲音。
“……現皇子趙昀,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訓,下順群情,即皇帝位。皇子趙竑著授開府儀同三司,封濟陽郡王,判寧國府……”
(今日一喊,果真書評區出現了不少的留言,雖然褒貶不一,但是對於寒風來說,也是一種鼓勵,寒風自知尚未達到大神級別,但是說實在的,寫作還是相當認真的,求的只是弟兄們能繼續支援,讓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今日看罷了留言之後,寒風頗多感慨,以後會更加努力創作,以此回報一直以來支援我的朋友們!在這裡對大家衷心的說一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