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三十七章 胸無大志(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七章 胸無大志(上) (1 / 2)

就在付大全答應了李全的條件,歸附於李全的時候,賈涉也聽聞了付大全的事情,覺得這個付大全可能是他制衡忠義軍的一個手段,於是答應了李全的提議,將付大全任命為海州兵馬巡檢,如此一來,付大全居然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便成為了宋朝官方任命的官員。

這件事讓高懷遠高興壞了,因為假如李全單方面任命的話,付大全還脫不了一個義軍的名義,但是現在有了賈涉的首肯之後,付大全便算是師出有名了,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收穫。

海州之戰終於在付大全的全力準備之下和高懷遠暗中的支援之下,在嘉定十六年三月開始打響,付大全總共調動了他麾下四千精銳兵馬,開始猛攻海州城,而海州城一帶是忠義軍裴淵所率兩千多忠義軍所鎮守,而且忠義軍受到多方打壓,兵力不足不說,裝備情況也很差。

雙方在海州一帶發生了一次激戰之後,裴淵的忠義軍不是付大全飛虎軍的對手,結果是一敗塗地,裴淵當場被殺,其餘兵將盡數被飛虎軍所俘,並且一舉奪佔了海州。

與此一來,付大全的飛虎軍一戰成名,成了李全麾下的一支驍勇能戰之師,更是奪取了在山東的一處要城。

而此戰對於付大全的飛虎軍來說所獲頗豐,一是他奪佔了原來忠義軍的海州,獲取了海州一帶的幾座鹽場,以此獲得了一個能自給自足的買賣途徑,另外一個巨大的好處是他獲得了一處良港,從此在海上打通了一條水上通道,以後不用再靠陸上通道獲取高懷遠暗中的支援了,免去了不少不必要的開支。

最大的收穫還不是這些,而是付大全在攻佔了海州之後,立即控制住了海州碼頭的不少商船,並且連帶將忠義軍在海州的水軍也給吞併到了他的軍中,這對高懷遠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意外之喜。

要知道這個時代在這一帶混,單憑一支陸軍是不行的,其他軍閥都擁有自己的水軍,這樣才可以水路配合,而付大全以前缺乏條件,沒有能力組建自己的水軍,這一次在海州吃掉了忠義軍的十幾條海船之後,他便可以有自己的水軍,以後在山東沿海,進退都會方便的多。

於是高懷遠立即傳書給付大全,令他在海州立即擴編,一邊招兵買馬,增強實力,一邊利用他手頭的力量,儘可能的在沿海收羅一些漁民,成立一支屬於他的船隊,從海州或者日照出發,來往於明州、揚州之間做水運買賣,並且鞏固在海州的勢力,大力在海州一帶招商,吸引南方的商人到那裡經商做買賣,但是千萬不可效仿李全那樣,坑害商賈,只需收取合理稅賦,儘快重新使海州一帶繁榮起來。

為了加強付大全的實力,高懷遠專門著令賈奇和黃真,再次抽調一批人手,到海州投入付大全帳下聽令,幫著付大全做事,儘快在海州站住腳跟。

這件事足足讓高懷遠暗中忙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算是將付大全的事情做了個瞭解,剩下的事情就靠付大全自己領著人在海州一帶折騰了,具體能發展到什麼程度,高懷遠暫時也預料不到,反正現在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以付大全手底下的人的能力,他相信要比一般的義軍團結得多,而且在練兵方面,他自信像他手下的人,也比一般人要強許多,現在山東一帶除了李全之外,其他那些勢力想要再吞掉付大全,基本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於是高懷遠這才放下了這個事情,將注意力轉回了京城裡面。

自從高懷遠到臨安城之後,除了做該做的事情之外,倒也為他老爹做了一件事情,高建雖然當官時日不短,但是卻一直沒有幹出什麼太大的政績,可以說官評一般,只是做的很穩當罷了,所以十年如一日,一直在紹興當他的七品通判,而未得什麼晉升。

而高懷遠到了京城之後,怎麼也要給他老爹幫幫忙,畢竟高建多次曾經在書信中提醒他這個事情,想到這些年來,高建為他所做的事情,高懷遠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他透過戶部那邊的人,在花了一大筆錢之後,終於為他老爹高建尋得了一個升遷的機會,那就是揚州知府一職出現了空缺,需要補一個這樣的位置,於是高懷遠在得知了這個訊息之後,立即通知了他老爹高建,一方面請高建在京城找人疏通關係,另一方面自己也暗中幫忙,終於在透過了一番運作之後,使高建成為了新任揚州知府。

這一下高建算是也拽了起來,一下子就從七品官,躍升到了五品知府,而此事的成功,居然還是和史彌遠沒有分開關係,鄭清之這一次又給高懷遠幫了不小的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