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可是個天大的陰謀,即便是紀先成也對這件事感到吃驚,他雖然知道史彌遠這個混賬膽子很大,但是也沒有想到他的膽子居然如此之大,居然敢背地裡面運作一個奪嫡的大陰謀。
而這件事分析出來以後,紀先成才突然發現,高懷遠居然很可能會牽扯到這個陰謀之中,於是這才趕緊派人將高懷遠請來,將這件事原原本本的解說給了高懷遠。
“本來以我以前的想法,大人大可利用貴誠這層關係,搭上史彌遠的路子,現在看來,我以前想錯了,假如史彌遠這個老兒在謀劃這樣一個陰謀的話,那麼大人和趙於莒相識這件事,對於大人來說,反倒不見得是個好事!
史彌遠此人心思縝密,為人十分陰險狡詐,手腕頗為狠辣,既然他選擇趙於莒,看重的便是趙於莒這個皇室宗親沒有任何後臺,方便他的控制,假如有朝一日他的計劃實現的話,趙於莒被扶上了皇位,對他這個一手扶他上位的宰相定會俯首帖耳,言聽計從!
以史彌遠行事的風格,這廝絕不會允許他的計劃中出什麼紕漏,而你和趙於莒的這層關係,雖然算不上是個什麼多大的事情,但是也很可能成為他計劃中的一個變數,老賊絕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的!
看來大人不但不能靠著貴誠去抱史彌遠這個老賊的大腿,反倒應該避開這個天大的漩渦才是,行事只能低調一些,要不然的話,一旦大人可能影響到史彌遠的計劃的話,那個老賊會毫不留情的清除掉你這個不利因素的!”紀先成一臉憂色的對高懷遠說出了他的看法。
這一點高懷遠倒是沒有想過,被紀先成這麼一提醒,倒是引起了他的警覺,紀先成這個人在受到了當初的挫折之後,性情改變了許多,現在變得謹慎小心了許多,從當初的憤青變成了現在一個攻於心計的老狐狸,這都是拜史彌遠所賜,他對史彌遠的瞭解,肯定是十分深刻,他能這麼說,就說明史彌遠保不定會這麼做,如此一來,他便很可能受到這件事的牽連,到時候成了史彌遠的犧牲品了!
但是這件事還不是他最擔心的事情,而是他透過紀先成的這個分析,結合他以前的記憶,現在基本上確定了一件事,就是歷史上的宋理宗,便很可能就是他這個小友趙於莒,他這會兒很後悔自己當初沒有選讀歷史,卻當了個緝毒警,要是他選讀了歷史的話,現在他就可以知道趙於莒到底是不是就是宋理宗了,那樣的話,許多事情他就好辦一些。
但是即便如此,他基本上還是確定了趙於莒便是宋理宗這件事,對於這個結論,他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這個稀裡糊塗跑到這個時代的現代人,居然誤打誤撞的和後世一個皇帝結交成了朋友,如果說他靈魂穿越這件事太扯的話,那麼這件事就算是扯到了天邊了!
高懷遠心亂如麻,他雖然還沒有最後確定趙於莒是不是宋理宗,但是對於這個宋理宗一聲所作所為以及他的下場,高懷遠卻還是記得一二的,宋理宗登基之後,便被史彌遠這個大奸臣架空,整整碌碌無為的當了十年傀儡皇帝,直到史彌遠掛了之後,才收回了皇權。
據說宋理宗拿到了皇權之後,也曾經努力整頓了一番朝政,還搞得有聲有色,整治出來一個端平更化的局面,可惜好景不長,後來很快宋理宗便成了個昏君,開始聲色犬馬,任人唯親,搞了個賈似道出來,把南宋的江山搞了個烏煙瘴氣,後來造成了南宋的滅亡,也就是說其實南宋的滅亡,基本上要算是宋理宗的無能所致。
最慘的是宋理宗死後,蒙古大軍滅了南宋,建立了元朝,一個藩僧居然挖開了宋理宗的陵寢,將他的屍體弄出來倒掛在樹上淋取水銀,還將他的人頭送到了元大都去,用他的頭蓋骨給元朝的皇帝做成了酒器,一個皇帝死後還遭這樣的侮辱,真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而這些事情本來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但是現在卻因為趙於莒很可能就是以後的宋理宗,那麼就和他有了關係了,在他看來,趙於莒本來應該是個知書達理之人,也很有上進心,怎麼可能以後淪為一個昏庸無道的昏君了呢?
高懷遠之所以心亂如麻,就是因為這一點,他聽罷了紀先成的話之後,未置可否,而是站起來說道:“讓我自己想想,我這會兒想安靜一下,這件事你們繼續跟蹤,搞清楚其中的一切!不過我覺得倒不必太過重視此事了,即便這件事如同你們分析的那樣,眼下史彌遠估計也只是在佈局,對於我的影響應該不會有什麼的,他怎麼可能來對付我這樣一個芝麻綠豆般的小官呢?紀先生未免是過於擔心了吧!”
紀先成立即站起來說道:“且慢,大人難道不相信紀某的分析嗎?對於這個史彌遠,我可是已經研究他多年了,對於他的性情,恐怕我們之中沒有人比我更瞭解他了!眼下大人萬萬不可忽視這件事,以紀某所見,現在大人你在大冶縣的所作所為,太過清廉了一些!名聲太好對於你來說可不是個好事呀!我想大人這段時間,該注意一下了!”
“哦?名聲好也是壞事嗎?”高懷遠倒是被紀先成這句話給弄糊塗了。
“當然,你想一下,奸臣最怕的人是什麼人?文臣最怕的事情是什麼?我想大人一定回答不出來,那紀某就告訴大人吧!
奸臣最怕的是看到清官,文臣最怕的就是油鹽不進的忠臣武將!這也是當年嶽王爺蒙冤的根本,嶽王爺當年可就是因為官當的太大,而且過於耿直清廉了!要不然的話,為何嶽王蒙冤的時候,沒幾個人站出來為嶽王喊冤,倒是那麼多人一起構陷嶽王呢?就是因為奸臣貪官不願和他這樣的清官忠臣為伍!所以要陷他於不義!
你現在恰恰就是一個這樣的傢伙,當官當的清廉,而且大肆整治地方吏治,這樣的好官,要是落在奸臣眼中,除了除之而後快之外,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的!
你這麼下去不行,怎麼也不能背個清官的名頭,讓老賊注意到你,你不管怎麼樣,也要把名聲弄臭一些才行!”
聽完了紀先成這番大論之後,高懷遠幾乎要暈倒了,這傢伙本來是個憤青,現在怎麼成了這幅德行了?好像為了達到目的,什麼也不在乎了一般!
“你別這麼看著我,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你我自己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足矣,管別人怎麼看你呢!你說是不是賈奇?”紀先成看到高懷遠用那種吃驚的眼神看著他,於是便繼續說道,還拉賈奇出來一起說話。
“紀先生老於世故,應該說的不會錯的!我看也是!”賈奇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一般,連連表示贊同。
高懷遠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了,照紀先成的話的意思,他現在不能當清官,要當一個昏官才行,這件事就更扯了吧!
但是他反對無效,紀先成這次要替他拿主意,當即吩咐賈奇,按照他的意思去辦,找一幫閒雜人等,到處說高懷遠的壞話,主要指他愛財,為了斂財不擇手段等等,至於證據,就說高懷遠高家老宅翻修,那些錢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
高懷遠真拿這個紀先成沒辦法,這種事情放在後世也叫包裝吧!不過這次紀先成替他包裝的形象卻實在不咋地,居然要將他包裝成為一個貪官。
高懷遠看看紀先成主意已定,覺得他這種考慮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水至清則無魚,官場上不能太清白了,歷來古代官場上的清官沒有幾個落到好下場的,特別是他這樣的行伍出身的武人,不愛財的話,那麼圖什麼呢?反倒更容易遭人誤解,保不準會有人聯想他有什麼不軌的圖謀呢!
這都哪兒跟哪兒的事兒呀!這句話貌似說的是那些以前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的武將吧!他一個縣尉能興起來什麼風浪呀!
可是紀先成拿定了主意之後,誰也沒法改變,果真沒幾天,街頭巷尾便開始流傳高縣尉愛財的訊息,而且事情傳的有鼻子有眼,高懷遠在縣衙裡面就看出一些差役看他的眼神有點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