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九十一章 圈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圈錢 (2 / 2)

這些人平日裡也都是互有來往的,而且都是有錢人,少不得好一番寒暄,不待午時,該到的便都到了,高懷遠這才從樓下走到了二樓,又是和這裡的人們好一番寒暄,才分賓主落座。

高懷遠掃視了一下在座之人,這般人都是代表的當代一個有錢人的階層,大多數都是各鄉的里正、戶長之類的,包括各鄉的耆長,大多數也都被約請了過來,現在都正在看著他,等著他說話呢!

對於這次高懷遠這個年輕新上任的縣尉大人,大家現在都不敢小覷於他,人家可是兩代為官的大戶,他們這幫人現在不敢輕看於他,只待高懷遠開口說話。

高懷遠先是對這幫人說了一通感激的場面話,基本上屬於完全沒有營養的那一類,都是官場上的套話,算是個開場白,但是談吐卻很是幽默,引得眾人一片笑聲,覺得高懷遠雖然為官,卻沒有多少架子,算是個好打交道的人。

隨著酒宴開始之後,高懷遠將神仙醉請出來,眾人都被這樣的好酒給吸引了過去,紛紛推杯換盞的喝了起來,紛紛為今日能喝上如此美酒,感到興奮不已,而這些人也少不得要上前,為高懷遠敬酒。

一來二去之後,大家也就更加熟悉了起來,看到在座之人都開始放鬆下來之後,高懷遠這才端起了酒杯,站起來給諸人敬酒道:“今日諸位能應約赴宴,乃是給下官一個面子了!高某深為感激諸位,請大家一起共飲此杯!”

眾人紛紛站起來端起酒杯一起喝了下去,高懷遠這才話鋒一轉,對在座之人說道:“諸位也都是我們大冶縣地界的名人,這兩年恐怕也都是深受匪盜襲擾之苦了,而諸位又都是各鄉里正、戶長、耆長,恐怕也都在深為此事頭疼吧!

高某不才,這一次請大家過來赴宴,除了答謝諸位對於高某的支援之外,還有一件事想要和大家商議一下!”

當在座的人聽到了高懷遠如此說之後,便都知道,今天的酒宴,就要說到正題上了,於是紛紛放下筷子,將視線轉向了高懷遠,豎著耳朵聽他的下文。

高懷遠看這些人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到了他的身上之後,於是接著對他們說道:“雖然高某新赴任不久,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高某也算是咱們大冶縣人士,對於本地情況還算是瞭解,我們大冶縣地處大江之濱,兩國開戰之後,雖然此地並沒有遭受兵禍,但是流民增加,地方還是多有不穩,連年來匪患不斷,總是對大家多有影響!

而且諸位家產都在大冶縣,一旦江防有失的話,我們大冶縣必定首當其衝,諸位萬貫家財恐怕到時候多有不保!

為此高某自上任以來,便為此事殫精竭力,想要找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現如今朝廷著令各地加強守備,而我縣眼下只有區區五十名弓手,莫說禦敵於縣境之外,漫說只是對付起大股匪患,也多有不足之處,防守縣城還力有不逮,萬莫說是御守鄉里,到時候多有鞭長莫及之虞!

所以高某這段時間和知縣大人多有商議,想在各鄉成立弓箭社,利用農閒時間,對鄉里民壯進行操練,以備不時之需,不知諸位對這件事可有何意見嗎?”

高懷遠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然後用目光巡視了在座的人一番。

在座之人於是紛紛相互之間看了一下,覺得這件事總體上來說,還是對他們有利的,這兩年宋金開戰,流民大批湧入縣境之後,各鄉地面上雞鳴狗盜之輩多了不少,而各鄉耆長基本上都是聾子耳朵擺設,即便是對付這樣的小毛賊也多無辦法,就更不用說對付大股的匪盜了,一年中總是有些富戶人家,要被匪盜所侵,落得家敗人亡的下場,高懷遠想要上任之後,解決這個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倒是件好事。

於是諸人紛紛開始點頭,附和高懷遠,說這個主意倒是不錯,而且他們也都知道,高懷遠也算是曾經行伍出身,在軍前屢立戰功,做這樣的事情應該是不再話下才是。

高懷遠看到這般人沒有異議,於是這才繼續接著說道:“雖然高某有心一力促成此事,但是眼下縣衙裡面的財政卻捉襟見肘,實在是入不敷出,諸位也都知道,我們大冶縣臨近鄂州,不時要調運軍糧,眼下縣裡面沒錢做更多的事情,如此一來,假如想要推行此事,就要請在座諸位不吝拿出一些小錢,將此事推行下去了!”

高懷遠話音一落,這幫人便立即明白了過來,原來高懷遠這頓飯不是白吃的呀!人家現在可是要伸手向他們要錢了,於是一些人頓時有些不太樂意了,他們有錢不假,但是要讓他們平白拿出來錢,搞什麼弓箭社,給那些窮頭百姓們習武所用,一些人就不樂意了!

高懷遠不待這些人哭窮叫苦,便立即攔住了他們的話頭,首先說道:“高某也知道大家的難處,所以高某既然也是身為大冶縣的人,便不會只讓大家出錢來辦這件事,高某不才,雖然家境比不上諸位,但是這件事萬萬也要出上一份力的,今日高某也在此表態,高家莊一帶,高某本就是耆長,那裡的弓箭社所需費用,高某自然不會吝惜,今日高某願意拿出五百貫,作為弓箭社成立的費用,為鄉里民壯添置兵器等物,至於其它各鄉鎮,就需要諸位勉力而為了!”

眾人一聽,頓時都大吃一驚,五百貫放在這裡可不是個小數,高懷遠年紀輕輕,而且高家也不算是太富,大家沒想到高懷遠一下就拿出五百貫來做這件事,這一下讓他們就有些不好推辭了。

更絕的是,高懷遠當即便令手下的一個押司,在旁邊弄了張桌子,鋪上了宣紙,開始登記在座之人的認捐,並且當即便取出了五百貫會子,交給了這個押司,省的大家以為他不過是空口說說罷了,這一下等於是逼著赴宴之人表態了。

大家自己都在心裡面合計這件事,合計來合計去,不少人覺得這件事不管怎麼說,對他們也不算是壞事,他們本身就是各鄉的里正之類的人物,有責任維護鄉里的治安,何況受益者最大的還是他們,假如今天不點頭的話,少不得要得罪高懷遠這個縣尉,以後他們家萬一出事的話,高懷遠一個甩手不管,那麼吃虧的遲早還是他們,他們現在得罪高懷遠,對他們也不是什麼好事,以後來日方長,拿出點錢,買一個平安倒也不算太吃虧的事情。

於是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一些人便站起來,表態他們會出多少錢,來做這件事情,一旦有人出頭應承這件事之後,剩下的人便不好一毛不拔了,於是紛紛到那個押司哪兒說出各自出多少錢,讓那押司給記錄下來。

高懷遠做事也夠絕,光登記一下還不成,空口無憑,在登記之後,還請這些人都簽字畫押,落到了紙面上,省的他們以後再反悔,有了這個畫押之後,到時候便可以派人找他們要賬了,這一下這幫人便沒法再推脫說忘記這件事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