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盤吸蟲是透過什麼方式控制蝸牛的,還沒被研究出來,同學們,以後看你們的了。
但這種寄生蟲真的很聰明,它們把蝸牛搞得色彩斑斕的,使其失去恐懼知覺,大搖大擺地走在陽光下,這麼惹人注目,還會控制蝸牛爬上比較高的葉子、那些特別顯眼的地方。為了什麼?就為了讓鳥類看到。鳥類一看那裡有個閃亮亮的東西,那形狀是蟲子吧,飛過去一口吃掉了。那其實是蝸牛的觸角,裡面全部是雙盤吸蟲。”
老師頓了頓,拿起粉筆往黑板寫下,強調地道:“攻擊性擬態,在這裡是寄生者獲益的情況。”
攻擊性擬態,一個生物學概念,簡而言之生物利用交配承諾、虛假食物等手段誘騙獵物上當。
比如豬籠草模擬花朵來誘捕採蜜的昆蟲。進食、生存、繁衍,這是大自然的智慧。
“蝸牛是第一中間宿主。”老師一邊往黑板上寫著,一邊講道:“鳥類是第二中間宿主。雙盤吸蟲進入鳥類體內後,又會在那裡繁殖,然後蟲卵隨鳥糞排出,鳥糞又被其它蝸牛吃掉……這樣週而復始。”
學生們聽得有點雞皮疙瘩,雙盤吸蟲利用蝸牛當虛假食物,獵物是鳥類。
小小的一條寄生蟲,也就毫釐之大,卻有著如此險惡怪誕的招數。
而且分得清白天和黑夜,高和低,顯眼和隱蔽。
不管這是智慧,還是本能,都令人驚奇。
“老師,雙盤吸蟲能控制鳥類嗎?”有一位男學生問道。
“還沒有證據表明有這方面的情況。”
“那它能進入人體內嗎?”
“這不是人體寄生蟲。”老師笑了笑說,“我們人體比蝸牛和鳥都複雜,有更強的防禦系統,擋得住雙盤吸蟲。不過我們也有很多寄生蟲要應對,像鐵線蟲也很難搞。我知道你們想問什麼,沒有,沒有那種能控制人類思想和行為的寄生蟲。”
“可能還是有一種吧,名字叫金錢。”老師又說,“英文名叫Money,拉丁學名叫Aes。”
課室裡頓時又是一通學生們的輕笑。
的確,人類不是蝸牛,寄生蟲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控制著的。
而與此同時,在那個透明玻璃箱裡,那隻蝸牛一秒不動地瘋狂蠕動著,蠕動著。
……
嘟嘟,嘟嘟,電話接通了。
“餵你好,是王嘉偉的媽媽嗎?我是李宇昊的媽媽。對,我們兒子一個宿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