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沈老太爺偏寵大半輩子,鮑姨奶奶才是個中的高手!
鮑姨奶奶看見了沈簪那一眼,會意,忽然掩住面,嗚嗚地哭了起來:“簪姐兒,你犯了大錯,二夫人怎麼處置你都不為過……
“可是,我就是心疼啊……
“你才十三歲,一朵花兒才開,又是京城人人都知道的沈家大小姐,這會兒不明不白地送去歸海庵,那不是擺明瞭告訴人家咱們沈家出了大事麼?
“到時候,整個沈家的名聲,可就被你一個人帶累壞了啊我的傻孩子……
“你怎麼就能一時沖動做出這樣的傻事來呀……”
馮氏聽了這話,也不由得一頓。
不說沈濯,自家還有個親生女兒沈溪,也已經十一歲了,眼看著就到了該相看的年紀。倘若鬧出來,這個時候讓一個沈簪壞了整個沈家女孩兒的名聲……
何況,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兒,可就不是鮑姨奶奶說的,做出這種事來,也不過是一時沖動罷了……
過了這個勁兒,想必只有害怕得發抖的份兒……
以後必定是再也不敢任性妄為,必定會謹小慎微地過日子……
馮氏有些猶豫,眼神飄向韋老夫人,目露詢問。
韋老夫人也有些拿不準起來。
別人也就算了,沈濯往日裡驕縱,原本就有些不太好說親;若是因為這件事被人顛倒了黑白,說一句沈濯欺壓堂姐……
沈濯一看家裡人都猶豫起來,倒是對鮑姨奶奶的心計有了三分欣賞。
然而若是此事都無法把沈簪從府裡趕出去,以沈簪睚眥必報的性子,只怕下次自己就沒這麼好的運氣逃脫了,萬一再累及自己那剛過周歲的幼弟……
忽然想起了自己看到的那些模糊遙遠的幻事中,竟還有“幼弟夭折”一項,沈濯拿定了主意,一邊抽噎,一邊清清楚楚地說道:
“既這麼著,那就幹脆請二叔回來吧,順便把刑部的人也帶來,咱們報官吧!衙門總能給個黑白分明的說法,也不至於把我和溪妹妹、佩妹妹的名聲都毀了。”
報,報官?!
這竟是嫌對沈簪的處置輕了?!
兩次謀殺未遂,果然按照朝廷法度,沈簪只怕是要判一個流放三千裡的!
屋裡所有的人都見了鬼似的看著沈濯,連沈簪都嚇傻了。
沈濯哭得極具技巧,眼淚鼻涕的,卻絲毫不耽誤說話:“當然了,二叔是生父,得避嫌。這案子只怕要交到刑部旁人的手裡去……”
玲瓏多聰明的人,這時候輕聲地“善意”地提醒沈濯:“二小姐年幼不懂,這種事,又不與官員相關,不該到刑部,先到長安縣衙才是。”
長安縣衙?!
那不是沈老太爺先前任縣尉的地方?
這是要把老太爺的老臉都丟盡的節奏啊!
韋老夫人和鮑姨奶奶同時急了:“此事萬萬不可!”
沈濯一邊哭著擦淚,一邊好奇地看向鮑姨奶奶:“不可?那就是說,應該去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