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順利離京,不僅整個京城突然有些空曠,皇城內外都少了那份人氣兒,宮裡就更莫提了,好在天熱起來了,眾人也不愛在外頭活動,稍一走動就出一身汗。
皇上的壽宴也理所當然的沒有辦了,連端午節、天貺節……都是普普通通的過掉了,為了前線軍需,國庫正是被考驗的時候,宮裡首當其衝的開始節省開支,因為誰也不能篤定這一場仗打多久。
皇上離宮之後,沈汀年過的比懷雙胞胎那段日子還無聊,每天喜歡寫寫信,都是關於湛哥兒和雙胞胎的點點滴滴,有時候一天或許就一兩件瑣事,比如,今天小公主甜甜開始尖叫了,小皇子夏夏卻悶不吭聲,比如湛哥兒誦詩越來越順……
每一封都是寫完就讓人送出去寄,為了保持和皇上的通訊往來,勤政殿收拾了一處地方養了一批信鴿,只是這間地方的鴿子總是載著信出去,過了幾日卻空著飛回來。
沒有回信。
沈汀年開始頻頻的陷入回憶,有時候吃著飯,就想起來懷湛哥兒的時候,她特喜歡吃刺激胃口的東西,但是常常是嚐了口味道就被濮陽緒制止,怕她吃壞了肚子,偏那些東西她看著就特別饞嘴,自己不能吃就拾掇他吃掉,嘴上還說看著他吃就當自己吃了。
濮陽緒的口味同她並不太相同,腸胃也同人一樣矜貴,吃了就不舒服,沈汀年自然不捨得鬧騰他了,只是那段日子濮陽緒不舒服的時候吃的尤其清淡,不吃油膩的,辣的,連酒都暫時不能碰,於是,用膳時,一個面前擺著清菜寡湯,顏色慘淡,一個各類肉食濃墨重彩,非常豐盛。
有時候沈汀年吃的滿嘴油,看著濮陽緒不失優雅的一口又一口舀湯喝粥,她回味著嘴裡的滋味,頓覺兩人在一塊對比太美,無法正視。
這種天壤之別,漸漸接受了就好了。
然而今年自己吃飯非常挑食的湛哥兒常常會抱著自己的小碗,看著大快朵頤的沈汀年,又瞅著吃得不多的濮陽緒,就把自己的煮的又爛又碎的菜送給濮陽緒吃,且在過程中可憐兮兮的偷看沈汀年表情。
這小傢伙總以為自己爹是因為沈汀年不給他吃的緣故才吃的清淡的,被冤枉的沈汀年解釋了好多次都沒能成功化解這種誤會。
有一回沈汀年聽見小公主哭鬧就提前離開了,湛哥兒抱著自己的碗獻寶一樣送到濮陽緒面前,小聲噓噓道:“爹,吃肉,好吃!”
“好吃?肉為什麼好吃呢?”濮陽緒挑著自己碗裡的清菜,看著湛哥兒笑的很高興,果然是好兒子曉得心疼爹了。
為什麼好吃?三歲的湛哥兒窘迫了,因為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怎麼也答不上來,如此濮陽緒就好接過他碗裡的勺子把菜喂進他嘴裡,“好吃就是你喜歡吃,想多吃,對不對?”
“對!”
“那就多吃。”
等碗底都見空了,小傢伙吃得小肚子滾圓。
回到飯桌上的沈汀年,笑他,“你連兒子都忽悠。”
濮陽緒起身,無比認真的說,“我在教他分清喜惡。”
“他那麼喜歡吃肉會不會不太好?”沈汀年略擔心,湛哥兒胖胖的,比起其他同齡人依舊是佔據體重優勢。
“一般小時候愛吃肉,大了就不會。”
“……”
沈汀年也不知道他哪裡來的這麼多歪理,教導孩子這方面總跟沈汀年唱反調,有時候又特別的孩子氣,比方說跟湛哥兒比誰先睡,父子倆可以在床上玩一個多時辰,又比如逗小公主甜甜就更來勁了,還是三四個月大就開始教她喊爹,脾氣大的甜甜聽不樂意總愛衝他放屁,回回把沈汀年笑的肚子疼……可到了晚上一旦孩子有動靜,最先起身的都是睡不夠覺的他。
每每都是晚上任勞任怨的哄女兒,白天苦兮兮的賴著她身上說困死了,沈汀年叫他不要晚上睡在燕熙堂,他又不肯……甘心樂意吃得苦,就不叫苦,是甜蜜的負擔。如今這份小負擔卸下來了,會走路的雙胞胎一個鬧,一個懶,但都出奇的好教養。
說起公主皇子們的教養,需得提下宮裡的內廷教育,大體上分了三種,一種中官的內書堂,教導的是一批從小就收入宮中的中官,除了教宮規還會有大學士講課,就同外邊的私塾學堂一樣,學出的中官會根據才學分配到不同的地方,比方說現今的大中官錢田,他就是走的這個路子,因學識斐然才勝任司禮監,最後得到侍奉御前的機會,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但是同樣有過非常不一般的年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