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新政之後,百官們的幸福感實在不是很高,那些掛著閒職的官員根本當不下去了,遞辭呈的人數創了十年來的最高紀錄,為什麼說是十年呢,因為十年前是仁武帝殺性最盛的時候,朝堂上稍有不順心就殺臣殺妃殺中官,殺的大家都不敢在他面前出現了。
如此,新政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可見吃苦,與殺頭可以媲美。
這日的垂拱殿早朝議事完,見無人再上奏表,龍椅上端坐的濮陽緒主動開了口。
“朕昨日下旨之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眾愛卿家中若有適齡之女皆可上表,許三日為期。”濮陽緒說完,等了等,唇角微微勾起,“趙襄,你可有中意之人?”
趙襄出列,極為俊朗平靜的臉,對上濮陽緒隱含深意的目光,坦然回之:“回皇上,臣並無中意之人,皇上聖旨已下臣自不敢違,然微臣而立之年,卻尚未娶妻,只因天煞之命,有得道高僧曾言,如若娶妻,必克之,不得半載而隕。”
濮陽緒神色微怔,訝然道:“竟有此事?”
他之所以怔了一瞬倒不是隻因為趙襄所言,而是不知怎麼就想起了上一任宰相韓平,這位深受他敬重的恩師,臨終竟也是給他留了話的。
那日他急匆匆的趕到韓府,韓平已經走了多時,一生清廉,家宅寒貧,他走的安詳,沒有給家人留話,但獨獨託身邊跟了一輩子的老僕人告訴濮陽緒——他並不會後悔,直到死前一刻也不覺得後半生孤寡是一件苦事,因為身在泥潭,心有桃源。
韓平數十年孤身不覺苦,死前亦言不悔一生,而現在趙襄也為了藏在心裡的人直言天煞孤命,唯願終身不娶。
濮陽緒腦海劃過一個念頭:他做得到嗎?
“微臣所言句句屬實,不敢欺君。”垂首躬身,趙襄語氣不似開玩笑,倒叫眾人一時疑慮頓生,難道這就是他一直孑然一身的原因?
“難道沒有破解之法?”有人質疑,惋惜,“這天命之說,畢竟是虛妄之論,趙大人為國拘身,勞苦功高,也需得享人生快意之事,娶妻生子怎可不為?”
說話的人早年髮妻病逝,現在娶的是第三個夫人了。
“是啊,趙大人一直都為國事操勞……”有人感嘆,語帶關切。
這個又是家中妻妾成群,比皇上早年太孫期間坐擁的女人都翻了一倍。
“天命之說實不可信,趙大人不可因此誤了終生大事。”更有耿直者直言不諱的規勸一番。
這個倒是隻有一位妻子,可能是懼內,暗地裡還不是養了兩房外室……濮陽緒看著誰,腦子裡就閃現各樣的想法,這些人才是正常的,而韓平和趙襄兩人……是特例。
“不如請道士破解,這世上能人異士何愁沒有……”也不乏出謀建言者。
濮陽緒終於收斂心神,平靜的聽著,看著,那些個傾附趙襄的大臣在朝堂上一點不剋制自己對他的關愛之心,也俱是近來對新政極其不滿的,而滿朝不言不語者皆是看著自己眼色不敢妄言的。
“眾愛卿既如此關心趙大人,不如舉薦家中適齡女子,這天命之說可不可信,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一時那些人齊齊緘口,當真全部閉嘴不語了,濮陽緒卻又不悅了,“周尚書既說天命不可信,朕記得你家中有一女豆蔻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