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晌午,眾人吃罷午飯,剛剛撤去桌上的膳食、碗筷,穿山甲便進來稟報。
天宮來人了。
眾人移步廳中奉茶迎候,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咱們逍遙人民的老朋友——小紅娘月老。
當然,他是先去山頂見的路遊,隨後才被帶到這兒的。
略過眾人寒暄不提,單說月老此行的目的。
天宮那邊又出事了,玉帝和老君此時分身乏術,為了掩人耳目,只好派最不起眼的月老來走這一趟了。
這“不起眼”只是月老的自謙之言罷了,實際上,越是重大危機時刻,這傳話的人選越要可靠。
而且與平日的受重視程度、行事作風反差越大,越不會被人懷疑。
就連路遊也是今日才知道,他這個吊兒郎當的酒友,居然是玉帝的暗樁,還是輕易不會啟用的那種。
廳中眾人,除了知月,也都覺出了端倪,因為天選之主失憶的事,只有自己人才有資格知道,而來人顯然是瞭解的。
與往常不同,這次月老全無廢話,坐定之後便開門見山。
先前玉帝之所以趕回天宮,就是因為魔王在極北之地,興兵作亂,陸續派過去鎮壓的天兵天將,均是有去無回。
現今朝中已無人請戰,一部分聲音提出,可從四大仙山中抽調得力之人應戰,意孤山無主,十二星宿又全歸了逍遙。
這節骨眼兒,福靈掌門和虎嘯山主倒是心齊的很,一致推舉位列四大仙山之首的逍遙,代表天界出戰。
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新仇舊恨加在一塊兒,他們就是衝知月來的,而且讓未來的女帝前去平叛,也是再合適不過了。
知月當然不記得那是什麼仇什麼怨了,可在座的各位卻心知肚明。
虎嘯山的季採兒,既是山主的女兒又是他的徒弟,在瑤池賞心賽上暗算知月不成,自食其果成了殘廢。
這事當時只有知月和路遊清楚,連慕染雲都不知道,後來逍遙二仙常到草廬走動,大夥慢慢也就都聽說了。
福靈和逍遙則是在蝙蝠之死一案中結下的樑子,具廣榮金殿告黑狀,才引出的老君贈藥,而後知月還因禍得福成了上神。
所以說虎嘯和福靈這兩家,對知月的恨,那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天天咬牙切齒的想著她能出點兒什麼事。
沒成想,咱們這位知月上神不但屁事沒有,一不小心還成了天選之主,話雖如此,可他們兩家哪能善罷甘休。
好巧不巧的呢,魔界那邊想趁著帝位交替之際,試探天庭的虛實,興兵造反了。
這兩家聽說此事之後,是奔走相告啊,簡直跟過年似的。
都沒等玉帝傳召就上天了,力薦上神知月堪當大任,可為六界斬除禍根。
玉帝在位近八萬年太平無事,朝中眾臣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已久,這一遇戰事很多人都是麻爪的。
而且先前派出去的那三波人,可都是天庭的精銳,連他們都沒命回來,那剩下的就更膽寒了。
此時有人舉薦逍遙出兵,呵呵,結果可想而知,全票透過。
玉帝迫於無奈,只得下旨封知月為鎮北大明王,即日領兵出征。
據月老帶來的訊息,前面派出去的天界兵將之所以無一生還,很可能與失蹤的上古神器忘憂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