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矇矇亮,小鎮的長街上。
賣早點的攤位已經三三兩兩的升起了炊煙,雲吞、小籠包、豆漿、油餅……
寅虎帶著知月從街頭吃到巷尾,天就大亮了。
出了青平鎮有兩條路,一條是寬闊平坦的官道,另一條是崎嶇險峻的盤山路。
走官道的話,不久便會到達沙城渡口,聽說一到傍晚,河面上綵船花燈的,甚是熱鬧。
如果走山路呢,他們可能就要在山上過夜了,打點兒野味,就地紮營看星星也不錯。
知月有些猶豫,她從前也沒怎麼出來過,所以很珍惜這次與星宿們一起雲遊的機會。
後趕上來的兄弟們一致投票走官道,知月當然知道,他們都是出於安全的考慮,不想讓她冒一點風險,也就欣然同意了。
官道上不時會有一騎絕塵的快馬,從大道中央飛馳而過,偶而也會有精緻的馬車,前呼後擁,鳴鑼開道。
寅虎也問過知月,要不要騎馬或是坐轎,知月都給否了,她是散漫慣了的孩子,沒理由出來遊山玩水還那麼多約束。
她也不想跟星宿們生分了,再說他們現在走的也不慢呢,就算是邊走邊玩,也比一般人的腳程快多了,所以就更沒那個必要了。
這一路還算順利,他們一行人進了城就直奔渡口,天色還早,停泊在岸邊的畫舫也都未曾開門迎客。
沙城河並不是很寬,河面上橫跨著一道拱形的石橋,如果單純的想過河,也不必乘船,只需從石橋上步行過去就好了。
本地的百姓和做小生意的貨郎,都成了石橋上行色匆匆的過客。
像知月她們這樣的旅人,若是想領略兩岸風光、附庸風雅,那麼搭乘畫舫是最好的選擇了。
這裡的畫舫,不光是渡河的工具,它也是移動的客棧、酒館、甚至是青樓,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這裡便成了有銀子便能進入的天堂。
去意孤山的路在河的下游,所以知月他們搭乘畫舫也算是順便,大家看天色還早,便選擇了先穿過石橋到對岸看看。
知月興沖沖地跑在隊伍前面,被橋邊的一塊石碑吸引住,才停了下來。
原來這座石橋的名字叫百步鵲橋,相傳是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地方,眼看七夕將至,這古老的石橋也被披紅掛綵裝飾了起來。
石橋上有些擺攤兒的商販,已經開始吆喝著定情信物之類的應景物事了,知月左瞧瞧、右看看,起拿來這個,又放不下那個。
星宿們最不缺的就是銀錢,沒上天之前的幾百年,他們已經積累了巨大的財富。
後來天選上位,英雄無用武之地,這些銀票也就都變成了廢紙。
現在他們有了主子,之前的苦心經營也算沒有白費。
除了三五不時的,給半山草廬置辦應用之物,孝敬楊氏之外,如今有機會把錢花在主子身上,他們當然是樂此不疲。
從前他們就是想討好主子,都不知道送什麼,因為他們發現這瘦不拉機的小主子,除了吃,也沒什麼別的想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