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諸天長生主下載> 第十三章 戰火連天不可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戰火連天不可休 (1 / 2)

自大業年間起,因隋帝楊廣為了大隋萬世太平,併為了壓榨、打壓各地士族豪門勢力,營建東都,修繕長城,興修運河,建各地行宮,大興土木,北擊突厥,西開闊吐谷渾,破樓蘭,復絲綢之路,調動大量兵民夫,等一系列事……

至大業五六年,卻是因太過耗費民力人力,至使長白山聚寇數萬,北方的雁門,東都洛陽,先後發生暴動,各地漸有盜賊流民四起。

直到大業七年,隋帝楊廣召各地府兵,共計百萬,再令百萬民夫運送糧草器械,至涿郡會聚,要於冰天雪地中,萬里之遙北伐遠征高麗。

此詔書一發,海內沸騰,群情激奮,山東鄒平人,長白派‘鞭王’王薄於長白山首先起義,自稱“知世郎”,作《毋向遼東浪死歌》反對遼東之役,以發動民眾舉旗叛亂。

隨後,上谷王拔鬚、涿郡盧明月、平原劉霸道、鄺縣張金稱、漳南孫安祖與竇建德、渤海高士達、韋城翟讓、章丘杜伏威等相繼起兵反隋。

年末,從十月開始,崤山以東三十二郡再次爆發秋冬連旱,疫病流行,十月初三,黃河砥柱崩塌,堵塞河道,使河水逆流數十里,流民失所,從賊者眾,河北山東叛亂更甚。

與此同時,一顆長長的彗星劃過大隋夜空,引發天下人非議。

大業八年,隋帝楊廣悍然發兵攻打遼東,卻因各部軍隊配合等原因,以及為了打壓關隴集團的強盛勢力,派其子弟送死先登血戰,反引起了關隴勢力反彈,互使絆子之下,遠征失敗,近百萬人被俘被殺,血染紅了江水畔,遼東半島伏屍無數。

這一年各地起義軍更盛,各地再起二十一支反隋軍,天下洶洶,積怨無數,民心盡失。

大業九年,隋帝楊廣一意孤行,發動第二次高麗遠征戰爭,再一次調集各地兵馬民夫,由隋帝親上戰場,親征高麗。

越國公楊素之子,禮部尚書楊玄感,乘隋帝在遼東之機,聯合部分關隴貴族子弟起兵黎陽,進逼東都,最終卻被極速調遣兵馬,並迅速回師的隋軍撲滅,身死弘農郡,隋朝的根基,關隴集團於此也正式分裂,第二次遠征高麗就此失敗。

大業十年,隋帝楊廣已經深陷執念,接近瘋魔,發動第三次遠伐高麗之戰,天下近百萬民夫被徵調到涿郡,各種糧食物資堆積如山,五十餘萬大軍從各地軍府被調去遼東,可惜此時大隋雖大,卻已是義軍處處,道路全被隔絕阻斷,聚集艱難極緩。

最終於秋時,在高麗國都平壤城外決戰獲勝,但此時大隋內憂外患,已無力將高句麗滅國,隋帝楊廣最終採納了裴矩的方案,接受了高麗的乞降,獲取了三伐高麗之勝。

而此時,各地反隋軍已經越演越烈,造反風潮再次風起雲湧,而且氣勢更加浩大。

江淮,被江都留守王世充這些年,鎮壓殺戮到安寧乾淨的江淮再起波瀾,淮北杜伏威、輔公佑收降苗海潮、趙破陣,三部匯兵一處,自稱將軍,轉戰江淮,擁兵二十萬,屢敗隋軍府兵,攻入歷陽郡,進逼江都。

齊郡孟讓,亦領兵十餘萬南下江淮,虎視揚州。

又有李子通,於淮北東海郡眺望呼應,一時之間江表動盪,局勢危急。

淮南各路反賊亦聞風而動,彭孝才,陳填、梁慧尚、李三兒、呂明星、向但子、李弘芝、胡劉苗、王德仁,紛紛匯聚江都城,或加入義軍,或駐留原地攻城拔寨,淮南淮北乃至江南,東南形勢頓時一片糜爛。

………………

秋月盤踞天穹,圓的如盤似輪,又似一輪明鏡,輕巧懸在高天,放出無量明光……

姑蘇城外,山林之中,月夜之下,樹葉窸窸窣窣中,正有一行人疾馳而過,仔細一看,原來是三人,卻是兩男一女。

“聽聞江都留守王世充,領魚俱羅,吐萬緒,宋顥,尉遲勝率八萬兵馬迎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